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两同学对镁与盐酸反应进行系列研究。
甲、乙两同学取一根镁条,首先用砂纸打磨除去_______,观察到镁条的颜色_______。
研究Ⅰ: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t1-t2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反思:t2-t3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研究Ⅱ: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3)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度,发现pH略小于7。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猜想Ⅱ:氯化镁溶液呈弱酸性。
用pH试纸测定酸酸碱度的方法是_______。为验证猜想Ⅱ正确,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也可以取纯净的________溶液并测定其酸碱度。
(4)乙同学将镁片(有剩余)投入适量稀盐酸,待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测量pH,却发现所得溶液pH大于7,溶液冷却到室温后pH小于7。查阅资料发现①Mg+2H2O=Mg(OH)2↓+H2↑,②20℃时SMg(OH)2=0.009g,80℃时 SMg(OH)2=0.0108g。根据资料,乙同学实验中pH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表面的氧化膜(或氧化膜) 银白色 放热 Mg+2HCl=MgCl2+H2↑ 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 浓度降低,反应速度减慢 将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读数 MgCl2 温度较高时Mg(OH)2溶解度大,溶液因Mg(OH)2而显碱性,室温时Mg(OH)2溶解度太小,溶液因MgCl2而显酸性
【解析】镁是活泼金属,故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了氧化膜,故在实验中要先用砂纸打磨去掉氧化膜;纯镁是银白色的金属,故打磨后镁条变为银白色;
(1)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t1-t2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降低,故t2-t3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3)用pH试纸测定酸酸碱度的方法是将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读数;为了验证猜想2,可以取纯净的氯化镁溶液测定其pH;
(4)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温度较高时Mg(OH)2溶解度大,溶液因Mg(OH)2而显碱性,室温时Mg(OH)2溶解度太小,溶液因MgCl2而显酸性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催化剂的种类与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是否有关呢?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10%H2O2溶液与1.0g MnO2均匀混合;
Ⅱ.将x g 10%H2O2溶液与1.0g CuO均匀混合。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_____g。
若Ⅰ产生氧气的速率比Ⅱ快,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 |
Ⅰ | 50.0g | 1% | 0.1g | 9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mL |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得越快。
(3)丙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