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 B.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 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 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故选项错误;B、将生锈严重的铁钉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氧化铁会先与盐酸反应,氧化铁反应结束,铁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才能生成氢气,故选项错误;C、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含氧气的体积为 21%,这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工业制取氧气的流程如下:
(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操作 1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制取氧气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充灌氧气钢瓶的气体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根据下表数据判断: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195.8℃<T<______℃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分离。
物质 | H2 | CO2 | N2 | O2 |
沸点/℃ | -252.8 | -56.55 | -195.8 | -183.0 |
【题目】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上图所示进行实验,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能用排水法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_。
(3)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H2O2溶液的浓度 % | 30 | 30 | 30 |
H2O2溶液的体积/mL | 6 | 6 | 6 |
温度/℃ | 20 | 35 | 55 |
MnO2的用量/g | 0 | 0 | 0 |
收集O2的体积/mL | 0 | 1.9 | 7.8 |
反应时间 | 40 min | 40 min | 40 min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Ⅱ.腐蚀性
(查阅资料)H2O2溶液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铜片设计实验验证H2O2溶液的腐蚀性。(各组实验中H2O2溶液和稀硫酸所用浓度均相同)
将铜片分别浸泡在3种溶液中进行实验,如下表。
(解释与结论)
(4)实验①的作用是______。
(5)能说明铜片被腐蚀与H2O2溶液和稀硫酸均有关的实验组是______。
(6)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 H2O2+ H2SO4=== CuSO4 +□______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