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电解水实验:负极产生的是 ,正极产生的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 和 两种元素组成,水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
【答案】氢气 氧气 2:1 氢元素 氧元素 纯净物
【解析】
试题分析:电解水实验: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水是纯净物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超氧化钠(Na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资料】NaO2分别与CO2、H2O反应,都生成O2
【实验】验证在NaO2中通入CO2,反应产生O2
(1)上图装置 (填“能”或“不能”)验证NaO2和CO2反应产生O2。
(2)要检验缓缓通入的CO2是否过量,C中盛放的试剂是 。
(3)证明生成O2的实验操作是: 。
【问题】按图示装置实验,缓缓通入过量CO2后,U型管内剩余固体可能是什么?
【猜想】 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 ③可能是NaOH和Na2CO3
(4)按要求完成表中相关内容: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反应后装置B中全部固体,加水足量溶解 | (不填写) | 猜想③ 成立 |
b.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
c.在滤液中滴加少量 |
①b中不能用Ba(OH)2溶液替代BaCl2溶液是因为 。
②实验步骤b中所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题目】碱式碳酸镁高温能分解,可用于镁盐制备,制药工业等。其组成一般以xMgCO3·yMg(OH)2·zH2O表示。
Ⅰ.研究其分解产物
(1)取样高温灼烧,检测到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固体,由此推断生成物中肯定不含金属镁及单质碳,理由是 。
(2)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碳酸镁、氢氧化镁。
操作现象 | 结论 | |
① | 取适量生成物置于试管中, 。 | 生成物中不含碳酸镁。 |
② | 取适量生成物置于试管中,加入热水,滴入酚酞试液, 观察到 现象。 | 生成物中不含氢氧化镁。 |
;(3)用酚酞试液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镁不能用冷水代替热水是因为 。综合上述实验推断碱式碳酸镁的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 。
Ⅱ.测定碱式碳酸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按下图一进行实验。
①量气管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是因为 ,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则测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实验中共消耗稀硫酸20mL,根据所测数据求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32g,则进入量气管的气体体积为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实验条件下CO2密度为1.97g/L)
Ⅲ.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设计如上图二装置,并按下述步骤操作。
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36.4g样品置于试管中,称量装置B的质量为192g。
步骤2:加热装置A直至样品完全反应。
步骤3:用止水夹夹紧装置A和装置B间胶皮管,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步骤4:称量装置B的质量为199.2g。
(1)装置B中物质为 ,装置C的作用为 。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方法:当观察到装置B中 ,则样品已完全反应。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3分)
Ⅵ.有人说“加热碱式碳酸镁最后阶段固体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二氧化碳”是真的吗?
另取一定量碱式碳酸镁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测出样品的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0至t1℃过程中固体质量保持不变的原因是 。
②分析图像数据判定该说法是 (填“真的”或“假的”),判定理由是 。
【题目】汽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新型汽车制造大量使用了金属、橡胶和复合材 料.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制造轮胎的橡胶是 (选填“天然高分子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节能、环保、安全是促进车身材料技术进步的主动力,下列使用了复合材料的是
A.汽车的挡风玻璃(由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粘合而成)
B.汽车车保险杠使用的塑料
C.汽车防撞梁、车门等用的高强度钢
D.汽车车架实验的镁合金
(2)汽车轮毂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制造的原因是 .
(3)信息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信息二: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用铝制品却很少出现腐蚀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的原因 .
信息三:
性质 金属 | 导电性(100为标准) | 密度(g/cm3) |
铜 | 99 | 8.92 |
铁 | 17 | 7.87 |
铝 | 61 | 2.70 |
综合上述因素,常选用表中三种金属中的 作为高压输电线,原因是 、 (答出两点即可).
(4)初中化学中通过化学反应得到常见金属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湿法冶金,如在氯化铜和氯化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新的金属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另一种是火法冶金,如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高温加热,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已知炉甘石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ZnC03Zn0+C02↑,请写出生成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