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C在常温下是气体且元素组成相同,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和E的化学式B:_____、E: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G和Na2CO3溶液反应:_____。
(3)写出F的一种用途_____。
【答案】Fe2O3 CaCO3 3CO+Fe2O32Fe+3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作干燥剂
【解析】
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C在常温下是气体且元素组成相同,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氧化铁,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B会与A反应生成C和D,所以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C和E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E是碳酸钙,D是铁,G会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氧化钙,G是氢氧化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1)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C在常温下是气体且元素组成相同,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氧化铁,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B会与A反应生成C和D,所以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C和E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E是碳酸钙,D是铁,G会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氧化钙,G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Fe2O3,E是CaCO3;
(2)A+B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G+Na2CO3溶液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3)通过推导可知,F是氧化钙,可以作干燥剂。
故答案为:
(1)Fe2O3、CaCO3。
(2)3CO+Fe2O32Fe+3CO2,Na2CO3+Ca(OH)2=CaCO3↓+2NaOH。
(3)作干燥剂。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I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部分装置图,据图回答:
(1)写出编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_
(2)若用B装置制取O2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若用D(装满水)收集O2,则气体应从____(“b”或“c”)端导人。
Ⅱ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NaOH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于是生好奇心:这白色固体是什么?他为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NaOH在空气中变质不会生成NaHCO3;
②CO2不溶解于饱和NaHCO3溶液中,也不与NaHCO3反应;
③Fe(OH)3呈红褐色,难溶于水;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是NaOH猜想二:是Na2CO3猜想三:___
(实验探究)小军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 | __ | 猜想二正确 |
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3溶液 | 无红褐色沉淀生成 |
(问题分析)实验操作①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实验操作②还有其他实验方案吗?如有,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案(必须指明试剂和现象)_____
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小军又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对该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进一步探究:
(实验现象)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C中实验现象是______
(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Na2CO3
(分析与反思)小军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后得知,自己所设计的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对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装置B中也能产生CO2。写出装置B中产生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改进措施:将浓盐酸换为稀盐酸。
【题目】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
B | 鉴别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
C | 鉴别石灰水和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D |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 将Zn和Ag分别放入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