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t1℃140 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此时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然后再加入A物质40 g,可用曲线上的____点表示。
(3)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若将d点对应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物质。
【答案】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不饱和 c A>B>C C
【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140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此时溶液是不饱和状态;然后再加入A物质40g,溶质质量变成80g,可用曲线上的c点表示;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物质的溶解度次之,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4)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C物质;
【题目】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2)为最终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还需要对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Na2CO3
猜想Ⅱ:NaOH
猜想Ⅲ: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 ________ | 猜想Ⅱ不成立 |
② 在①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________ | 溶液变为红色 | 猜想Ⅲ成立 |
(得出结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题目】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
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 pH________(填“>”“=”或“<”)7 | 猜想一不成立 |
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