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題: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是 (填“原子”或“离子”)。
【答案】⑴.11;⑵.BC;⑶.最外层电子数,得到;⑷.离子。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3)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得到电子;(4)C所表示的粒子是离子,核外电子数不等于核内质子数。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化学老师交给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没变质,全部是
;
猜想:部分变质,________;
猜想:完全变质,全部是
.
查阅资料:部分溶液在常温下的如下:
盐溶液 | |||
等于 | 大于 | 等于 |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称取上述氢氧化钠固体样品 | 产生白色沉淀 |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__(填化学式). |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在一小块 | 说明久置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________ (填化学式). |
上述步骤①中,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样品用到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___,滴加过量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________是正确的.
拓展:该小组同学为测定出该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干燥,称得其质量为
,则原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