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如图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I司步轨道II,则( )
A.该卫星沿椭圆轨道I和沿圆形轨道Ⅱ上运行到Q点的加速度不相等
B.卫星在同步轨道II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C.在椭圆轨道I上,卫星在P点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I进入轨道II
质量为m、半径为r的金属球远离其他物体,通过阻值为R的电阻接地,电子束从远处以速度v落到球上,且每秒有n个电子落到球上,试求每秒球所释放的热量.
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则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
A.
R
2
g
R+h
B.
(R+h)g
C.
2πh
T
D.
2π(R+h
)
2
T
在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中国科研工作者研发的太空试验站“天宫一号”的出现掀起了晚会的高潮。我国计划于2010年发射“天宫一号”,假设“天宫一号”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高度的六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下列关于该“空间站”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运行的加速度一定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B.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6倍
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它向东运动
D.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受到平衡力而在其中悬浮或静止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这次变轨是在卫星运行到远地点时实施的,而此后将要进行的3次变轨均在近地点实施.“嫦娥一号”卫星的首次变轨之所以选择在远地点实施,是为了抬高卫星近地点的轨道高度.同样的道理,要抬高远地点的高度就需要在近地点实施变轨.如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两个轨道的示意图,其中B、C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应点火加速
B.“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A点处的速度大
C.“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加速度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加速度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 )
A.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B.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大
C.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Ⅱ上多
“和平”号太空站和宇宙飞船绕地球运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和平”号太空站运行周期和地球半径,再利用万有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地球质量
B.已知“和平”号太空站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再利用万有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地球质量
C.宇宙飞船想要与“和平”号太空站对接,要在同一轨道上增大速率,追上“和平”号太空站
D.宇航员从宇宙飞船的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飞船因质量减小,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减小,故飞行速度减小
我国“嫦娥一号”探测器成功升空,继续进行预定的空间科学探测.此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对于发展我国空间科学技术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飞船环绕地球飞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大气阻力的作用,轨道半径将______,飞船的动能将______,机械能将______.(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我国发射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高度约343km的近圆轨道上运行,等待与“神舟八号”飞船进行对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后经变轨调整后到达距“天宫一号”后下方距地高度约为330km的近圆稳定轨道.右图为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示意图.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八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八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有一质量为m的航天器靠近地球表面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某时刻航天器启动发动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动能变为原来的
4
3
,此后轨道为椭圆,远地点与近地点距地心的距离之比是2:1,经过远地点和经过近地点的速度之比为1:2.己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万有引力恒量为G.
(1)求航天器靠近地球表面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的动能;
(2)在从近地点运动到远地点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0
7628
7636
7642
7646
7652
7654
7658
7664
7666
7672
7678
7682
7684
7688
7694
7696
7702
7706
7708
7712
7714
7718
7720
7722
7723
7724
7726
7727
7728
7730
7732
7736
7738
7742
7744
7748
7754
7756
7762
7766
7768
7772
7778
7784
7786
7792
7796
7798
7804
7808
7814
7822
176998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