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列关于电磁领域重大技术发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明电池的科学家是爱迪生
B.
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C.
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安培
D.
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赫兹
某探究学习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除桌面上的实验器材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片和纸带,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实验,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和______.
(2)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与小车(包括车中砝码)质量M的关系,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长木板带有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3)某小组在实验中得到的两条曲线如图所示.图2的直线不过原点是由于______造成的.
(4)图3的直线发生弯曲是由于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C.
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D.
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如图所示,水平浅色传送带以V
1
=2m/s的速 度逆时针匀速传送,一质量为m=2kg的煤块以V
2
=4m/
S
的初速度从最左端滑上传送带,两者的动摩擦系数μ=0.2,假设皮带足够长且不考虑煤块质量的变化.
求:(1)煤块对地的最大位移是多少?(2)煤块与皮带的摩擦产生的热量?
(1)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
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
2
.
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量一个高楼的高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根长为l的绳两端各拴一重球,一人站在楼顶上,手执上端的重球无初速度的释放使其自由下落,另一人在楼下测量两球落地的时间差△t,即可根据l、△t、g得出高楼的高度(不计空气阻力).
①从原理说明此方案是否可行及理由______.②从实际测量来看,你估计最大的困难是______
(3)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a;
方案B: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b.
上述两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______,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定值电阻为R
1
,滑动变阻器总值为R
2
,置于真空中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处在电容器中的油滴A恰好静止不动,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中点位置.
(1)求此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2)求该油滴的电性以及油滴所带电荷量q与质量m的比值;
(3)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迅速向上滑到某位置,使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变化了Q
1
,油滴运动时间为t,再将滑片从该位置迅速向下滑动到另一位置,使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又变化了Q
2
,当油滴又运动了2t的时间,恰好回到原来的静止位置.设油滴在运动过程中未与极板接触,滑动变阻器滑动所用时间与电容器充电、放电所用时间均忽略不计.求:Q
1
与Q
2
的比值.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
2
,下列正确的表述是
A.
在下落瞬间t=0时刻,加速度为零
B.
第2s内的位移比第1s内的位移大5m
C.
如果第t s末的速度为4m/s,则第(t+1)s末的速度为8m/s
D.
在下落的前6s内,平均速度为30m/s
如图所示,绳子质量、滑轮质量和摩擦均不计,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
、m
2
,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当m
1
增加稍许时,若绳子间的夹角α适当增大,仍可保持平衡
D.
当m
2
增加稍许时,若绳子间的夹角α适当增大,仍可保持平衡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v
0
=2m/s,加速度a=0.1m/s
2
,求:
(1)前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和通过的位移大小.
(2)第4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质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
B质点先以5 m/s的速度与A同方向运动1 s,而后停了1 s,最后以5 m/s相反方向的速度匀速运动
C.
B质点最初3 s内的位移是10 m
D.
B质点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0 m
0
3616
3624
3630
3634
3640
3642
3646
3652
3654
3660
3666
3670
3672
3676
3682
3684
3690
3694
3696
3700
3702
3706
3708
3710
3711
3712
3714
3715
3716
3718
3720
3724
3726
3730
3732
3736
3742
3744
3750
3754
3756
3760
3766
3772
3774
3780
3784
3786
3792
3796
3802
3810
176998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