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能制氧气的呼吸面具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都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2Na2O2 2H2O 4NaOH O2

②2Na2O2 +2CO2 2Na2CO3 O2

(2)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

Na2CO3+ CaCl2 CaCO3 + 2NaCl

同学们对用过一段时间后的面具中的固体成分产生兴趣。

[猜想与假设]

固体可能为:①Na2CO3;②NaOH和Na2CO3;③Na2O2和Na2CO3;④

为了确定用过一段时间后呼吸面具中的成分,该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Ⅰ: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看到 ,证明固体中有Na2O2

实验Ⅱ: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2CO3

实验Ⅲ: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再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变成 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

通过上述实验,有些同学认为其中有些不妥的结论。

(1)有些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Ⅱ并不能确定固体中含有Na2CO3。如何改进此实验?

(2)还有些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Ⅲ也不能证明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其原因是:

【题目】(6分)实验小组研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实验一: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

1)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2)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现象Ⅰ

3)加入5%的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4)加入稀盐酸

现象Ⅱ

有气泡产生

5)加热溶液,并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连接

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1)表中的现象Ⅰ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现象Ⅱ的原因

2)若要鉴别实验中用到的NaHCO3和Na2CO3两种溶液,实验一中提供了 种方法。

实验二: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各自实验一中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2)两种溶液的取用量不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2CO3

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

产生白色沉淀

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塞紧胶塞,并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连接,加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

【反思与评价】

1)根据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甲同学进一步实验,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其实验方案是

 0  185977  185985  185991  185995  186001  186003  186007  186013  186015  186021  186027  186031  186033  186037  186043  186045  186051  186055  186057  186061  186063  186067  186069  186071  186072  186073  186075  186076  186077  186079  186081  186085  186087  186091  186093  186097  186103  186105  186111  186115  186117  186121  186127  186133  186135  186141  186145  186147  186153  186157  186163  186171  2114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