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100g水)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2)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3)将上述(2)中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______g.
(4)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
①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______;
②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且氯化钠达到饱和
B.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氯化钠达到饱和
C.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
D.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硝酸钾达到饱和
(5)20℃时,将20克氯化钠溶解在80克水中,应至少蒸发______克(精确到0.1g)水才能配成饱和溶液.蒸发时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
化学活动组同学为验证 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它们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所用药品: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Cu
实验记录:
Al | Fe | Cu | ||
现象 | 开始时 | 几乎无气泡产生 | 产生气泡速率慢 | 无气泡产生 |
一段时间后 | 产生气泡速率快 | 产生气泡速率慢 | 无气泡产生 |
(1)铜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3)上述实验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______.
拓展与应用:
(4)判断:某酸雨多发地区,欲铸造一座金属雕像,应选用以上三种金属中的______.
(5)解释: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盛稀盐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反思:
(6)比较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除采用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方法外,还可以选用的方法是______(写出所用物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