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生产要求品种
A.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B.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幼苗
D.此育种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
16、下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15、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种 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107kJ·m—2)
2.50
13.30
9.80
0.28
220.00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和核酸都是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
B.组成核糖和核苷酸的化学元素完全相同
C.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13、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它们都有染色体,存在基因
C.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D.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
1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②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
③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④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无关
⑤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⑥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是细胞癌变的内因
⑦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1、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10、分别对二倍体蕃茄幼叶、三倍体无子西瓜幼叶进行组织培养,将形成的多株植物随机等量分组,编号为A、B、C、D。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的处理,能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组是
组号
开花前处理
开花期处理
开花后处理
预期结果
A
不套袋
不涂抹生长素溶液
无子蕃茄
B
去雄、套袋
涂抹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
继续套袋一段时间后取下
有子蕃茄
C
授以二倍体的花粉
无子西瓜
D
套袋
不授以花粉
继续套袋一段时间
9、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就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中属于互利共生
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
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O2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
8、中新网2007年10月8日电,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等三人,以表彰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这三位科学家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有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这些发现导致了一种通常被人们称为“基因打靶”的强大技术。如图所示,a~d表示不同的细胞,①~④表示有关过程。
请据图回答:
(1)各种组织和细胞的形成需要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________(有或没有)细胞周期,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主要传递方向为_________;亲代的体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仅从亲代细胞获得了相同的成套的染色体,而且从亲代细胞获得了各种细胞器。那么各种细胞器的增生都是在________期发生的。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是在________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2)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的过程是________的,成熟的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胚胎干细胞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被移入囊胚中,胚胎将发育成只有部分细胞含有目的基因的“嵌合体”。这种嵌合体的后代可能会丢失目的基因,原因是_________。
(4)a、b、c、d细胞的形成是经过了_________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