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
)二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支香烟,为他人洗1件衣服可换取2支香烟……。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6分)
(2)为什么香烟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4分)
[答案要点](1)香烟在交换中充当了货币的角色。执行了交换媒介和计价单位的功能。
(2)直接的物物交换往往会使交换变得很不方便,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种商品能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被交易双方普遍接受。香烟具有体积小、质地均匀、便于携带存放、易于计量等特点,使香烟在集中营中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一国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等内容。
(1)读图3、4,描述2002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和需求变化走势。(6分)
(2)简要分析2002年以来图3、图4所显示的需求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6分)
[答案要点](1)图3: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先涨后落,2006年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先涨后落。(3分)图4:投资增速先迅速上涨,后逐步下降;消费增速逐步上扬。(3分)
(2)投资和消费增速的加快,表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迅速增加,从而拉动了生产资料价格和消费价格的上升。(3分)随着投资和消费增速的减缓,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格逐渐下降。需求与物价水平大体呈同方向变化。(3分)1-5CAAAA 6-9CDB B
◇总结得失,教学后记
[重难点] [易错点] [弥补措施] |
第三讲《价值规律》教学案
◇启发引导,析考纲
考场回眸,析考纲
高考对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都进行考查,而且他与市场经济是一体的,复习中要注意两者结合,运用他分析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例如能源价格的变化、价格竞争、企业的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劣势企业退市机制、市场开发等。
教材回归,建网络
◇ 尝试指导,破考点
考点六: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从生产领域角度讲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W生产 商品
价值规 经济
律内容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 (从流通领域角度讲 W交换
础实行等价交换 W价值的实现)
在货币出现之前,等价交换表现为一种W
与另一种W的价值量相等
在货币出现之后,等价交换表现为价格与价
值相符(或相一致)(即“一分钱买一分货”)
|
是否是观念上的货币 |
作用(含义) |
是否是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 |
价值尺度 |
观念上的货币 |
衡量商品的价值 |
是 |
流通手段 |
现实的货币 |
商品交换的媒介 |
是 |
支付手段 |
现实的货币 |
清偿或支付债务、赋税、租金、工资等 |
否 |
贮藏手段 |
现实的货币 |
贮藏财富(财富的象征) |
否 |
世界货币 |
现实的货币 |
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 |
否 |
比较 |
商品 |
货币 |
纸币 |
|
区别 |
表现形式 |
多种多样 |
金、银 |
纸 |
产生时间 |
先 |
后 |
最后 |
|
本质 |
价值 |
一般等价物 |
货币符号 |
|
是否有价值 |
有 |
有 |
无 |
|
联系 |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
比较 |
通货膨胀 |
通货紧缩 |
|
区 别 |
含义 |
|
|
表现 |
经济过热,需求膨胀,物价上涨。 |
社会需求不足,物价低迷 |
|
原 因 |
①供﹤求②纸币﹥货币 第一,纸币发行量过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第二,纸币流通周转速度加快。(在某一特定的时期,由于担心涨价,人们把手中的货币尽快出手抢购,使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 |
①供﹥求②纸币﹤货币③长时间、大范围的价格下降,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就业率下降,居民的收入降低。④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⑤,国外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国际需求增长乏力,且与国内需求不足相重叠。 |
|
实质 |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
|
影响 |
通货膨胀会使价格信息失真,搞乱社会经济,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 |
第一,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第二,强化居民的“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第三,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 |
|
解 决 |
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C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D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
第一,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投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第二,鼓励消费,加快货币周转速度;第三,发行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第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吸引社会消费,减少产品的积压。 |
|
联 系 |
第一,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第二、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