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责任的来源: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责任可以来自:①对他人的承诺;②分配的任务;③上级的任命;④职业的要求;⑤法律规定;⑥传统习俗;⑦公民身份;⑧道德原则等。
1.什么是责任?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12.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需要正义?
(1)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2)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和公平的关系1)
(3)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正义则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正义和公平的关系2)
可以说,如果缺少正义的支撑,那么社会必然土崩瓦解。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专题8 做负责任的公民
11.正义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10.为什么要做有正义感的人?
(1)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义行为的盛行则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2)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我们立身做人要堂堂正正、立得正行得稳、爱憎分明、正气凛然、正大光明、无私无畏。正直具有无以摧毁的人格魅力,具有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
9.正义感的表现是什么?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8.怎样自觉维护社会正义?
(1)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2)做有正义感的人。
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作为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社会正义。
不仅要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去努力,更会为集体的正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7.什么是正义的行为和非正义的行为?非正义行为有什么危害?
(1)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如见义勇为、遵纪守法等);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如贪污腐败、欺凌弱小、特权思想、歧视他人等)。
(2)非正义的行为的危害: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如果选择消极的态度,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6.正义和正义制度对社会成员的要求是什么?
(1)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2)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有特权。
5.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1)原因:
①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②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
③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人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2)做法:
为了更好地合作,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只有做了我们该做的,才可能获取自己该得的。当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同时也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