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此句是下文的纲,是历尽艰险而不死所依靠的信念。
2、 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求欲死”与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种做法是否互相矛盾?
“求死”是因“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隐忍”是因为有机会跑,还可有所作为,图救国之策。
1、 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一事说明了什么?
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
4、 两个“呜呼”,三个“矣”所表现的语气(讨论)
第一个呜呼: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感情
第二个呜呼:山河破碎、国事难为的悲痛
第一个矣:处于统领句末,提示下文,重读
第二个:总结上文,轻读
第三个:处在文意转折之前,宜急收。
五、 讨论
3、 各句中的重音:诋、骂、争、备不测、物色、彷徨等词
2、 停顿:分号的停顿较长
1、 十八个排比句的感情基调:抒情,为国捐躯、万死不辞的情怀。
2、 翻译
A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三) 给这一段分层
??????不知其几矣/付之度外矣 /??????
(四) 这一段采用哪些表达方式?叙什么事,抒什么情?
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心志
(五)作者写了多少个死,写这么多死的作用是什么?
1、 解释下列词句
A几彷徨死 B竟使遇哨
C所陵迫死 D邂逅
E层见错出
2、笔译第一段
五、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一) 朗读
(二)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