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6.在一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蓝色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面.可看到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 .这是发生了 现象.它表明 .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906927[举报]
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铜器表面有一层绿色固体.小强带着浓厚的兴趣对该绿色固体的元素组成进行研究.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http://thumb.zyjl.cn/pic5/upload/201310/5285945242288.png)
查阅资料: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铜绿”.
空气中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猜想与假设:经过思考和推理,小强认为“铜绿”的组成元素可能是铜、氧、氢、碳元素.
实验与结论:小强按实验设计连接A→______→______装置(填装置代号),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进行相关实验.请你帮助小强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Ⅰ:将一定量绿色固体装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实验 | ①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 产物中有______ |
②______ |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
③绿色固体变黑色 |
(1)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2)小王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理由是______;
(3)为验证①、②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若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若猜想②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
通过实验探究得知“铜绿”是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
反思与应用:大多数金属的锈蚀与铁、铜的锈蚀相似,金属的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请写出防止金属锈蚀的一种方法: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铜器表面有一层绿色固体.小强带着浓厚的兴趣对该绿色固体的元素组成进行研究.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17163059657756195/SYS201310171630596577561027_ST/images0.png)
查阅资料: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铜绿”.
空气中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猜想与假设:经过思考和推理,小强认为“铜绿”的组成元素可能是铜、氧、氢、碳元素.
实验与结论:小强按实验设计连接A→______→______装置(填装置代号),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进行相关实验.请你帮助小强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1)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2)小王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理由是______;
(3)为验证①、②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若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若猜想②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
通过实验探究得知“铜绿”是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
反思与应用:大多数金属的锈蚀与铁、铜的锈蚀相似,金属的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请写出防止金属锈蚀的一种方法: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17163059657756195/SYS201310171630596577561027_ST/images0.png)
查阅资料: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铜绿”.
空气中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猜想与假设:经过思考和推理,小强认为“铜绿”的组成元素可能是铜、氧、氢、碳元素.
实验与结论:小强按实验设计连接A→______→______装置(填装置代号),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进行相关实验.请你帮助小强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Ⅰ:将一定量绿色固体装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实验 | ①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 产物中有______ |
②______ |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
③绿色固体变黑色 |
(1)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2)小王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理由是______;
(3)为验证①、②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若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若猜想②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
通过实验探究得知“铜绿”是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
反思与应用:大多数金属的锈蚀与铁、铜的锈蚀相似,金属的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请写出防止金属锈蚀的一种方法: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8、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铜器表面有一层绿色固体.小强带着浓厚的兴趣对该绿色固体的元素组成进行研究.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7/52/eb05615f.png)
查阅资料: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铜绿”.
空气中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猜想与假设:经过思考和推理,小强认为“铜绿”的组成元素可能是铜、氧、氢、碳元素.
实验与结论:小强按实验设计连接A→
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1)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2)小王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理由是
(3)为验证①、②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若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
通过实验探究得知“铜绿”是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
反思与应用:大多数金属的锈蚀与铁、铜的锈蚀相似,金属的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请写出防止金属锈蚀的一种方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7/52/eb05615f.png)
查阅资料: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铜绿”.
空气中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猜想与假设:经过思考和推理,小强认为“铜绿”的组成元素可能是铜、氧、氢、碳元素.
实验与结论:小强按实验设计连接A→
E
→D
装置(填装置代号),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进行相关实验.请你帮助小强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Ⅰ:将一定量绿色固体装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实验 | ①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 产物中有 H2O |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
③绿色固体变黑色 |
(1)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小王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理由是
C和CuO要发生反应
;(3)为验证①、②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若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
黑色固体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若猜想②正确,现象应该是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通过实验探究得知“铜绿”是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
反思与应用:大多数金属的锈蚀与铁、铜的锈蚀相似,金属的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请写出防止金属锈蚀的一种方法:
刷油漆
.(2013?同安区质检)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检验三种饮品中Vc含量的顺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在三支试管中各盛2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分别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和梨汁,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记下所用滴数.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三种饮品中Vc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探究二:某同学联想到黄瓜等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Vc的含量产生影响,展开探究: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A.试管的大小不同 B. 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C. 每次实验所用的黄瓜汁颜色不同
[思维拓展]某同学查找了Vc相关资料得知:Vc能溶于水,在加热或碱性环境中易被氧化而破坏,由此该同学继续以下探究:取2片Vc药片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酸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溶液逐渐变成紫色,说明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探究一:检验三种饮品中Vc含量的顺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在三支试管中各盛2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分别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和梨汁,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记下所用滴数.
[实验数据]
试管编号 | A | B | C |
饮 品 | 果味饮料 | 苹果汁 | 梨汁 |
滴加的滴数 | 40 | 10 | 20 |
B>C>A
B>C>A
.(填编号)探究二:某同学联想到黄瓜等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Vc的含量产生影响,展开探究: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装有等量高锰酸钾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重复三组实验,取平均值
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装有等量高锰酸钾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重复三组实验,取平均值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
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时,两种黄瓜汁所用的滴数不同
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时,两种黄瓜汁所用的滴数不同
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BC
BC
.A.试管的大小不同 B. 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C. 每次实验所用的黄瓜汁颜色不同
[思维拓展]某同学查找了Vc相关资料得知:Vc能溶于水,在加热或碱性环境中易被氧化而破坏,由此该同学继续以下探究:取2片Vc药片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酸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溶液逐渐变成紫色,说明
Vc受热时容易被破坏
Vc受热时容易被破坏
,那么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V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在加入少量食醋的基础上,凉拌生食
在加入少量食醋的基础上,凉拌生食
.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他的操作过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量筒供选用):
①、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
②、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
③、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
④该同学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
回答下列问题:(1) 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