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3Cu+8HNO3(稀)====3Cu(NO3)2+2NO +4H2O C.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885853[举报]

京京同学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进行了研究.
(1)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判断,稀盐酸里的A、B、C、D四种金属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是(填字母)
 

精英家教网
(2)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申没有明显现象.判断甲、乙、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查阅资料:金属在活动性顺序里的位置越后,其化合物越不稳定,所以它的氧化物越容易被还原.在下列①②中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③中写出还原金屑氧化物的方法.精英家教网精英家教网

(4)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应生成的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  N02,N0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放入带有水的烧杯
中,若观察到
 

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
 

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
 

反应停止后,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抽取千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气体推出),关闭弹簧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气体变为红棕色.
③上述实验完成后,用足量NaOH溶液将气体吸收,其目的是
 

④如图是NO2气体和空气混合的实验示意图,观察图中A、B、D的表示方法,在C处  画出相应的气体组成的粒子示意图.
精英家教网
⑤在3.84g Cu中加入100g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NO的质量(化学方程式见上)和反应前稀H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
试管
试管
;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用水湿润
用水湿润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试管破裂
试管破裂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
CD
CD
(选填序号);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
B或C
B或C
(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5)实验室用图5中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
催化
.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6)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
H2O
H2O
.  
②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图5中的发生装置是
B
B
,收集装置是
C
C

③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a.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b.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是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④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
  △  
.
 
2CuO,CuO+2HNO3═Cu(NO32+H2O.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二
方案二
.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理由是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7)某化学调查小组的同学到钢铁厂做社会调查.他们抽取组成完全相同的质量为2.84g、4.26g、6.23g的三份钢样(假设钢样中只含铁和碳),分别加入100g稀硫酸中进行实验(实验I、Ⅱ、Ⅲ),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象图6:试回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①写出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②实验I中铁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2.8g
2.8g

③稀硫酸完全参加反应的实验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独特思维方法.
(Ⅰ)如图是甲烷(CH4)燃烧的微观反应示意图.认真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A可知:每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每一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
4个氢原子
4个氢原子
构成.
②A到B的过程表示的是点燃时,甲烷分子分开成碳原子和氢原子,氧分子分开成氧原子;B到C的过程中,有关二氧化碳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每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或:碳原子与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
每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或:碳原子与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

③点燃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点燃 
.
 
CO2+2H2O
CH4+2O2
 点燃 
.
 
CO2+2H2O

(Ⅱ)经比较发现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不同反应.请参照示例归纳:
组别 化学方程式 规律
示例 C+O2
 点燃 
.
 
CO2
2C+O2
 点燃 
.
 
2CO
反应物相同时,反应物的量
不同,生成物不同.
4Na+O2═2Na2O
2Na+O2
  △  
.
 
Na2O2
反应物相同时,反应的
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
不同,生成物不同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Cu+4HNO3(浓)═3Cu(NO32+2NO2↑+2H2O
反应物相同时,反应物的
浓度
浓度
不同,生成物不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