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78910[举报]
1.D2.D3.C 4.B 5.C
6.A 7.B 8.D 9.C 10.A 11.D 12.A13.B
14、BD15、AC16、D17、C 18、AB 19、A20、C 21、C
22.答案(1)A、B、C、E、G、H、I
(2) 原理图2分,电流表外接和变阻器分压各1分,实物连线图4分,电流表外接和变阻器分压各1分,开关接通后输出电压最小1分,电流方向与电表极性一致1分。(3)设长度为L,截面外边长为a,电压为U,电流强度为I。电阻R==,截面积s=故有a2-=解得d==2
23.(15分)
解析:单摆首次摆到最低点的时间t1=T=
B球下落的时间t2=
T1=t2 得a=8m/s2
=0.2
24.(19分)(5)PA-PRn=0 (1) P= (2)
Ek+EkRn=4.581×10-12J (3)
由(1)、(2)、(3)式得
Ek2=5.55×10-12J
EkRn=0.10×10-12J
(6)f= r= ra==0.5m
由r=得 = rRn=0.012m
(7)R= R=1.8m
25、解:(1)E的方向向右,A与B碰撞前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qEL=mV02 E=
(2)A和B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有:
mV0=m(-)+2mVB VB=V0
B运动到C所用时间:tB==
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由运动学和动力学公式得
L=tA+??tA2
解得tA=>
故A第二次和B相碰,一定是在B和C相碰之后。
(4) B和C相碰,动量守恒, 2m=4m+2mVB’
VB’=0 故W=qEL
26、(16分)(1)①Cu + 2H2SO4(浓)CuSO4 + SO2↑+ 2H2O,
2Cu+2H2SO4+O2=2CuSO4+2H2O ②B装置中导气管长进短出
③Na2SO3、Na2SO4、NaOH (2)做实验、查资料、请教老师和别的同学等
(3)①在通入O2之前,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出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
②否 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溶液中的Cu2+会和NaOH反应,Cu2+的蓝色会干扰滴定终点的正确判断
27、(18分)(1)O=C=O 用作燃气
(2)①2Fe2++4Br-+3Cl2=2Fe3++2Br2+6Cl-
②2Fe2++Br2=2Fe3++2Br-
⑤Fe+2Fe3+=3Fe2+
28、(15分)(1)2.1×102 4.5×10-3mol/L (2)碳酸氢根之间的质子传递 (3)酚酞、甲基橙
29、(9分)(1)C4H4 (2)
(3)
30、解析:结合图解分析,掌握调节的方式、原理和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要帮助学生总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去除胃期刺激和长期刺激。
(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运动神经末梢及胃腺 激素调节(体液调节)
(2)血液循环
(3)微碱性环境中使胃蛋白酶失活
(4)将小狗食管切断后喂食,让食物经口腔进入食管后流出体外而不进入胃,观察并分析胃液分泌情况
31、(1)下图
注:①要求标明编码区上游和下游的非编码区,缺一不可;②在编码区上游标出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2)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3)DNA(甚因)转录→RNA翻译→伴孢晶体蛋白
(4)①工作量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注:严格掌握专用名词的正确书写,有错别字要坚决扣分。
②许多细菌及酵母菌 限制性内切酶 见右图
(5)D
(6)1/4 配子不携带抗虫基因的概率为1/2,受精时,各类型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7)叶绿体表现为母系遗传,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给下一代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a,将6.4g铜片和12mL18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圆底烧瓶,最后铜片完全消失。
①写出上述过程中烧瓶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
②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导管未画全,请直接在原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③实验结束后,装置C中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有 ;
(2)事实表明,上述反应全部结束后,硫酸仍有剩余。为定量测定剩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学生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通过计算确定剩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
;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全部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加蒸馏水定容,取20ml于锥形瓶中,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再求出余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你认为乙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准确求得余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填“能”或“否”),理由是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