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71422[举报]
1、C 2、B 3、D 4、A 5、B 6、C 7、A 8、C 9、D 10、C 11、A 12、D
13、B 14、D 15、C 16、D 17、B 18、C 19、C 20、C 21、D 22、C
23、B 24、B 25、D 26、C 27、D 28、A 29、C 30、B
31.(1)物质 军事防御 精神 旅游 美学价值 文化历史价值等
(2)长城是古代中原政权为了防御北方游牧部落向南侵扰而采取的军事防御措施。与400mm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种植界线大致吻合。
32.(1)安徽 岩浆岩(侵入岩)
(2)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或地壳抬升)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3)雨过天晴,空气中水汽充足,遇山地抬升作用,水汽上升遇冷凝结,易形成云雾;日出前后,由于地面辐射降温,气温低,水汽易凝结,形成云雾。
33.(1)距离(距北京的远近)和收入(经济水平的高低),随距离增大而减少
(2)旅游资源丰富,且地域组合与集群状况好;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带,市场距离近;交通通达度高;地区接待能力强;旅游环境承载量大
(3)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交通
(4)长城 故宫 颐和园
34.(1)四川、贵州、云南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地区城市群
(3)最早实行改革开放,具有政策体制优势 紧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4)大大扩展了香港的经济腹地
(5)ABCD
(6)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径流下渗严重。
(7)西电东送、南昆铁路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此浏览长江三峡望夫石写下的著名诗篇。回答17—18题
1.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
A.置身其中观赏 B.在特定位置观赏 C.在至高点俯瞰 D.在适当距离仰观
2.三峡景区的科学价值在于有典型的( )
A.断层地貌 B.峡湾地貌 C.河流峡谷地貌 D.喀斯特地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此浏览长江三峡望夫石写下的著名诗篇。回答17—18题
17.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 )
A.置身其中观赏 B.在特定位置观赏
C.在至高点俯瞰 D.在适当距离仰观
18.三峡景区的科学价值在于有典型的 ( )
A.断层地貌 B.峡湾地貌 C.河流峡谷地貌 D.喀斯特地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回答问题。
1.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 )
A.置身其中观赏 B.在特定位置观赏
C.在高处俯瞰 D.适当距离仰观
2.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欣赏旅游景观时( )
A.领悟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
C.登山渉水,求质求真
D.充分了解了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3.望夫石的形成原因是( )
A.人工建造
B.只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C.其为飞来石
D.受到外力作用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 )
A.置身其中观赏 | B.在特定位置观赏 |
C.在高处俯瞰 | D.适当距离仰观 |
A.领悟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 |
C.登山渉水,求质求真 |
D.充分了解了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
A.人工建造 |
B.只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C.其为飞来石 |
D.受到外力作用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