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砷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价态有+3.+5.+7 B.砷酸(H3AsO4)的酸性强于磷酸C.砷化氢(AsH3)比NH3稳定 D.砷的+3价化合物的毒性强于+5价化合物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67471[举报]

X、Y、Z、W、R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
Y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Z
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1的核素
W
生活中大量使用其合金制品,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制备其单质
R
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X与氢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结构式为          ;B的电子式为           。化合物ZY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3)砷(As)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X同一主族,As原子比X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砷的原子序数为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该族二、三、四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4)用R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验溶液中R3+常用的试剂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5)ZW合金(Z17W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由Z、W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熔炼而成。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Z17W12+17H217ZH2+12W,得到的混合物Q(17ZH2+12W)在6.0 mol·L-1HCl溶液中能完全释放出H2。1 mol Z17W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Q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X、Y、Z、W、R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
Y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Z
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1的核素
W
生活中大量使用其合金制品,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制备其单质
R
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X与氢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结构式为   ;B的电子式为    。化合物ZY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 
(3)砷(As)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X同一主族,As原子比X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砷的原子序数为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该族二、三、四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4)用R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验溶液中R3+常用的试剂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5)ZW合金(Z17W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由Z、W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熔炼而成。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Z17W12+17H217ZH2+12W,得到的混合物Q(17ZH2+12W)在6.0 mol·L-1 HCl溶液中能完全释放出H2。1 mol Z17W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Q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X、Y、Z、W、R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
Y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Z
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1的核素
W
生活中大量使用其合金制品,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制备其单质
R
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X与氢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结构式为          ;B的电子式为           。化合物ZY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3)砷(As)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X同一主族,As原子比X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砷的原子序数为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该族二、三、四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4)用R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验溶液中R3+常用的试剂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5)ZW合金(Z17W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由Z、W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熔炼而成。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Z17W12+17H217ZH2+12W,得到的混合物Q(17ZH2+12W)在6.0 mol·L-1HCl溶液中能完全释放出H2。1 mol Z17W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Q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非金属知识规律总结

【高考导航】

一、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1、除H外,非金属元素均在“阶梯线”的右上方。共有16种非金属元素,其中包括稀有气体元素6种。

2、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均在主族(零族)。非金属元素一般都有变价。

3、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H、B除外)。

4、原子半径比同周期金属半径小(稀有元素除外)。

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非金属性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试题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

1、单质跟H2化合难易程度(反应条件,剧烈程度,反应热的大小,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3、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如BrCl中,Cl为-1价,Br为+1价,说明非金属性Cl>Br。

4、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确定非金属单质的氧化能力,进而比较非金属性。

    需要指出的是,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与非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有密切的联系,但不是一回事。例如氮元素的非金属性相当强,可是它的单质N2化学性质却不很活泼。单质的化学性质不仅取决于原子结构,而且取决于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

1、单质:

(1)结构: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非金属单质的成键有明显的规律性。若它处在第N族,每个原子可提供8-N个价电子去和8-N个同种原子形成8-N个共价单键,可简称8-N规则;(H遵循2-N规则)。如ⅦA族单质:x-x;H的共价数为1,H-H,第ⅥA族的S、Se、Te共价单键数为8-6=2,第ⅤA族的P、As共价单键数8-5=3。但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单质中N2、O2形成多键。

(2)熔沸点与聚集态。它们可以分为三类:

①小分子物质。如:H2、O2、N2、Cl2等,通常为气体,固体为分子晶体。

②多原子分子物质。如P4、S8、As4等,通常为液态或固态。均为分子晶体,但熔、沸点因范德华力较大而比①高,Br2、I2也属此类,一般易挥发或升华。

③原子晶体类单质。如金刚石、晶体硅和硼等,是非金属单质中高熔点“三角区”,通常为难挥发的固体。

(3)导电性:非金属一般属于非导体,金属是良导体,而锗、硅、砷、硒等属于半导体。但半导体与导体不同之处是导电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化学活性及反应:

  

    ③非金属一般为成酸元素,难以与稀酸反应。 固体非金属能被氧化性酸氧化。

2、氢化物:

(1)气态氢化物性质比较



(2)由于氢键的存在,使得第ⅤA、ⅥA、ⅦA氢化物的熔沸点出现了反常。第ⅤA中:SbH3>NH3>AsH3>PH3;第ⅥA中: H2O>H2Te>H2Se>H2S;第ⅦA中HF>HI>HBr>HCl。

(3)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碱性及与水作用的情况。①HCl、HBr、HI溶于水成酸且都是强酸。②HF、H2S、H2Se、H2Te溶于水成酸且都是弱酸。③NH3溶于水成碱,氨水是弱碱。④PH3、AsH3、CH4与水不反应。⑤SiH4、B2H6与水作用时分解并放出H2

3、非金属氧化物的通性:

(1)许多非金属低价氧化物有毒,如SO2、NO、NO2、CO等,注意不能随便排放于大气中。

(2)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大都是分子晶体,熔沸点相差不大。

(3)非金属氧化物大都为酸酐,相应的酸易溶于水,则氧化物易与水化合,反之水化反应难以进行。

(4)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不溶于水,也不与碱反应。虽然N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但NO2不属于酸酐。

4、含氧酸

(1)同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从左到右酸性增强。

(2)氧化性:同种元素低价强于高价含氧酸.

如:HClO>HClO3>HClO4(稀)

   H2SO3>H2SO4(稀)

   HNO2>HNO3(稀)

(3)对于同种非金属形成的不同含氧酸,价态越高,酸性越强。其顺序如:HClO4>HClO3>HClO2>HClO,H2SO4>H2SO3

(4)难挥发的H2SO4、H3PO4受热难分解;强氧化性的HNO3、HNO2、HClO见光或受热易分解;非氧化性的H2CO3、H2SO3易分解。强酸可制弱酸,难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

(5)常见含氧酸的一般性质:

①H2SO4: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强酸,沸点高,不挥发,稳定。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②H2SO3:仅存在于溶液中,中强酸,不稳定。

③HClO4:在水溶液中相当稳定,最强无机酸,有强氧化性。

④HClO:仅存在于溶液中,是一种弱酸,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极不稳定,遇光分解。⑤HNO3:无色液体,强酸,沸点低,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有强氧化性。

⑥H3PO4:无色晶体,中强酸,难挥发,有吸水性,稳定,属于非氧化性酸。

⑦H2CO3:仅存在于溶液中,弱酸,不稳定。

⑧H2SiO3: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弱酸,不挥发,加热时可分解。

⑨常见酸的酸性强弱。强酸:HCl、HNO3、H2SO4;中强酸:H2SO3>H3PO4(H3PO4中强偏弱);弱酸:HF>CH3COOH>H2CO3>H2S>HClO>H2SiO3

四、11种无机化学气体的制取和性质(O2、H2、Cl2、CO、NO、SO2、NO2、CO2、H2S、HCl、NH3)。

(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制取的气体有:O2、H2、Cl2、NO、NO2等。

(2)利用复分解制取的气体有:SO2、CO2、H2S、HCl、NH3等。

(3)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的气体有:H2、CO2、H2S等。

(4)只能用排气法收集的是:Cl2、SO2、NO2、CO2、H2S、HCl、NH3等。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NO、CO。

(5)使红色石蕊变蓝的气体是NH3;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SO2和C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是SO2和Cl2;使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气体有H2S和SO2

(6)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H2S;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Cl2、SO2、NO2、HCl、NH3等;毒性气体有:Cl2、CO、NO、SO2、NO2、H2S等。

(7)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H2S、CO、H2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3?南开区一模)X、Y、Z、W、R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
Y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Z 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1的核素
W 生活中大量使用其合金制品,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制备其单质
R 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第三周期第ⅢA族
第三周期第ⅢA族
;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Mg>Al>N>O
Mg>Al>N>O
 (用元素符号表示).
(2)X与氢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结构式为
;B的电子式为
.化合物ZY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离子键
离子键

(3)砷(As)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X同一主族,As原子比X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砷的原子序数为
33
33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s2O5
As2O5
.该族2~4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NH3>PH3>AsH3
NH3>PH3>AsH3
(用化学式表示).
(4)用R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Cu=Cu2++2Fe2+
2Fe3++Cu=Cu2++2Fe2+
.检验溶液中R3+常用的试剂是
KSCN溶液
KSCN溶液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呈红色
溶液呈红色

(5)Z-W合金(Z17W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由Z、W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熔炼而成.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Z17W12+17H2═17ZH2+12W,得到的混合物Q(17ZH2+12W)在6.0mol/L HCl溶液中能完全释放出H2.1mol Zl7W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Q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52mol
52mol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