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2.3 g 钠被O2完全氧化时.失去电子数约为0.1×6.02×1023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67157[举报]

1B

2C

3D

4A

5D

6C

7A

8A

9A

10BC

11C

12AD

13BD

14BC

 

 

15.(12分)(1)x=1.5 (2)c(3)2Na2CO4=2Na2CO3+O2

(4)2CO42+4H=2CO2↑+O2↑+H2O

(5)g→h→e→f→d→c→b,0.244a/wVm

 

16.(8分)(1)CO(NH2)2   (2)AlO2-+CO2+H2O==Al(OH)3↓+HCO3-  (3)2Al2O3+2N2+6C===4AlN+6CO

(4)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小于NH3,若先通入CO2,则反应③中K的产率很低

 

17.(12分)(1)①(1分)  (2)①②⑤(2分)

 NO+NO2+2NaOH=2NaNO2+H2O(1分)  88.5%(2分)

(3)4FeS2+15O2+2H2O2Fe2(SO4)3+2H2SO4(2分)

Cu2S+10Fe3+4H2O2Cu2+10Fe2+8H+SO42(2分)

(4)3NO=N2O十NO2(1分),由于2NO2N2O4,即生成的NO2又双聚成N2O4,导致气体分子数减少,使其压强路小于1.01×107 Pa的2/3(1分)

 

18.(10分)(1)ABEF(2分)

(2)c(SO42-)>c(Fe2+)>c(H+)>c(OH-) (2分)

(3)硫酸作用Fe2+抑制的水解,铁皮的作用防止Fe3+的氧化。(2分,各1分)

(4)在试管中取滤液少许,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兰色,则证明滤液中含有NH4+。(2分)

(5)FeSO4+2NH4HCO3 →FeCO3↓+( NH4)2 SO4+ CO2↑+H2O(2分)

 

 

19. (12分)(1)F: I:   (2分)(2)加成、消去  (2分)


(3)  (2分)  2(1分)

 

(4)4 (2分)

 

 

(5)


(3分

 

20(8分)(1)Cu+2H++H2O2==Cu2++2H2O (2分)    (2) 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当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滴入时,溶液蓝色褪去。(2分)

 (3)n(Cu)=1/2n(I2) = n(S2O32-)=6.45×0.01100=0.07095mmol                                               

ωCu=0.07095×10-3×64×250.00/50.00/1.1=0.02064(4分)

 

21.(10分)(5)2分,其它每空1分

 (1)Ar   (2)极性   (3)5    1    (4)D是CH3OH,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5)CO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273kJ/mol,N2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523.3kJ/mol,所以CO的第一个键比N2更容易断。

(6)1s22s22p63s23p6         3d104s1 (7)分子晶体

www.ks5u.com

 

(2013?临沂三模)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明矾石[K2SO4?Al2(SO43?2Al2O3?6H2O]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流程如下:

(1)焙烧炉中产生的S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若某地酸雨的pH为4.6,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变为4.0,其原因为
酸雨中的弱酸亚硫酸被氧化为强酸硫酸,使溶液中的c(H+)增大,pH减小
酸雨中的弱酸亚硫酸被氧化为强酸硫酸,使溶液中的c(H+)增大,pH减小
;(用必要的文字简述).
(2)氯化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Al2O3(s)+6Cl2(g)?4AlCl3(g)+3O2(g)△H>0.反应达平衡时,加焦炭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
焦炭可消耗产物中的氧气,使c(O2)变小;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导致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焦炭可消耗产物中的氧气,使c(O2)变小;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导致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生产氯化铝的过程中会产生SO2、Cl2等大气污染物,若将二者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可减少或消除污染.试设计简单实验检验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简要描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否则,二者未完全反应
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否则,二者未完全反应

仪器自选,可供选择试剂如下:
①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亚铁溶液  ③硫氰化钾溶液  ④品红溶液
(4)工业上利用如下装置制备氯气:已知左侧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2Na2S2+NaBr3
 放电 
.
 
Na2S4+3NaBr
①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
 电解 
.
 
2NaOH+H2↑+Cl2
2NaCl+2H2O
 电解 
.
 
2NaOH+H2↑+Cl2

②如图所示原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Na+
右槽
右槽
(填“左槽”或“右槽”)移动.左槽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S22--2e-=S42-
2S22--2e-=S42-

③该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左槽中Na+物质的量由a mol变为b mol,则电解池中b电极上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a-b)
11.2(a-b)
L(不考虑气体的损失).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0?烟台一模)硫酸工厂周围的空气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空气
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取标准状态下的空气V L(内含N2、O2、CO2、SO2等),缓慢通过足量溴水,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m g.
请回答:
(1)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使生成的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
使生成的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

(2)过滤后,若在滤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
所加入的BaCl2溶液过量,SO42-已完全转化为沉淀
所加入的BaCl2溶液过量,SO42-已完全转化为沉淀

(3)过滤后,一般要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以除去附在沉淀上的可溶性物质.请说明应通过什么方法验证可溶物质是否已被除尽
(要求:实验过程、使用的试剂、现象及结论)
方案二:如图所示,装置中反应管内装有碘的淀粉溶液.按设计意图,将空气(内含N2、O2、CO2、SO2等)通过此装置时,其中的SO2被吸收,量气管内增加的体积为其余气体的体积.
(4)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的含量
偏低
偏低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5)反应管内碘的淀粉溶液可以用下列
B
B
(填代号)代替.
A.NaOH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Na2SO3溶液    D.BaCl2溶液
(6)研究小组经过讨论发现方案二的设计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影响了测定结果(不属于操作错误),你认为该缺陷是
溶液中在I2将SO2氧化的同时,原空气中的O2也能将SO2氧化而被吸收,导致所测含量偏高
溶液中在I2将SO2氧化的同时,原空气中的O2也能将SO2氧化而被吸收,导致所测含量偏高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A、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后,设计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氮是否发生反应”.他们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的性质,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
①提出假设:
假设Ⅰ:若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则发生反应:
Na2O2+2NO2═2NaNO3
Na2O2+2NO2═2NaNO3

假设Ⅱ:若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一种盐和一种气体单质),则发生反应:
Na2O2+2NO2═2NaNO2+O2
Na2O2+2NO2═2NaNO2+O2

②查阅资料:a.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2NaNO2+2HCl═2NaCl+H2O+NO2↑+NO↑;
b.检验NO
 
-
3
的原理:Cu+2NO
 
-
3
+4H+
  △  
.
 
Cu2++2NO2↑+2H2O.
③设计实验:
a.在一瓶集气瓶里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用药匙放进一勺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粉末,盖上毛玻璃片用力振荡,用手摸瓶壁感觉发烫,红棕色迅速消失了;
b.反应完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不复燃;
c.向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
d.将瓶内固体充分溶解,浓缩,再加入浓硫酸和铜粉共热,可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溶液呈蓝色.
④实验结论:假设
假设Ⅰ
假设Ⅰ
(填“Ⅰ”或“Ⅱ”)正确.
B、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 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 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U型管中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U型管中

(2)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
偏高
偏高
(填高、偏低或不变);
(3)步骤⑤的目的是
把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导入U型管中
把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导入U型管中

(4)步骤⑦的目的是
判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
判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

(5)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106(d-b)
44a
×100%
106(d-b)
44a
×100%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