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当北京时间为 5月5日12点时.纽约时间是 A.5月4日1点 B.5月5日1点 C.5月4日23点 D.5月5日23点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60398[举报]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5  CDDBB     6――10 ABDCC    11――15 DCBCA

16――20 BACAD       21――25  DBBAD

二、双项选择题(10分)

26.BD 27.BD 28.AD 29.BC 30.AD

三.综合题(40分)

31.(9分)

⑴画图:逆时针(1分)⑵夏至;12;66°34′(3分)⑶ A;A;B(3分)⑷①(1分);慢(1分)

32.(15分)

(1)1010(2分);1040(2分)

(2)画图略。(③处的风向为偏西风、④处的风向为东北风)(2分)

(3)M(1分);N(1分)

(4)天气转阴出现降雪大风,随后气温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分)

(5)从左到右依次为:沈阳、武汉、太原、广州、海口(每个1分,共5分)

33.本题为选做题,共有甲、乙、丙三道题,学到第3章的考生选做甲、学到第4章的选做乙、学完全册的选做丙。(16分)

甲.(1)顺时针(3分)

(2) 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里福尼亚寒流(4分)

(3) C;A;D(3分)

(4) 北海道渔场(2分);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搅动,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2分);两种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2分)

乙.(1)向斜(1分); 背斜(1分);山岭(1分);谷地(1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容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2分);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谷地(2分)

(2)丙处不适合建水库。(1分)此处是断层,为地质构造不稳定区,会对水库大坝构成威胁,并且丙处在断层线的部位,地下水容易从断层线下渗。(2分)

(3)甲(1分)  乙(1分)

(4)海陆间(1分) 蒸发(1分)  地表径流(1分)

丙.A.(1)变质岩 ;岩浆岩 ;沉积岩   (2)垂直  海平面

B.(1)整体性;   生物(植被) (2)C ; A;  B;  D  

C.(1)由沿海向内陆;水分 (2)温带季风  温带草原  风力 

(每空1分)

 

 

 

 

 

 

阅读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4分)

材料一、东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在日本东海岸附近海域(38.1"N ,142.铲 E)发生地震。此次地震达 9 级,地震引发最高达10米的大海啸,随后引发巨大的海啸使福岛核电厂位于沿海的多座核反应堆发生严重故障,冷却系统失灵后发生了巨大爆炸,放射性核物质已泄漏,使福岛的自来水、地下水和沿海海域发生核泄漏污染。

材料二、

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

石油自给率(%)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石油当量)

人口数(亿)

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重(%)

日本

0.2

5.8

1.28

34

中国(大陆)

50

20.3

13.3

1.12

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材料三、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图13所示。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1).地震发生时,陆丰市的区时为2011年3月11日     ①         (填时间)(2分)

(2).当日本地震发生时,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有 (  ②   )(4分)

A.美国纽约骄阳似火

B.北京当天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C.地球公转速度趋慢

D.索马里驶向印度的油轮顺风顺水

E.开普敦河流处于枯水期

(3).日本多火山地震,其原因是       ③                              。(4分)

(4). 日本渔业发达,其渔场形成的原因是     ④         。福岛泄漏的放射性污染日趋严重,数周后美国西部的空气和海水都检测到放射性污染,污染物分别借助什么风带和洋流到达美国西部?           ⑤             (8分)

(5).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              ⑥               (6分)

(6)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的特点      ⑦        (4分),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⑧                   。(6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4分)

材料一 宜万铁路于2010年12月23日正式通车运营,它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之一,是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交通纽带。

材料二 据了解,清末詹天佑受命修建川汉铁路(宜万铁路的前身),选择沿长江北岸穿行。但宜万铁路的修建方案是“越岭线路”,穿越长江和清江之间的武陵山区,一路穿山越岭,绝大部分地域是喀斯特地貌区,遍布岩溶、暗河等,地质条件复杂。下图为宜万铁路示意图。

材料三 宜万铁路通车后,上海到成都开行的K696次列车,将比原来绕行郑州、西安的线路节约10个小时左右。下表为K696次的列车时刻表。上海交通大学的小张同学计划在3月20日乘坐该次列车从上海回成都(104°E),并计划下车后(不考虑列车晚点),如果天还没有黑(太阳落山)就徒步回到他在成都市区的家中。

站名

上海

南京

宜昌

万州

成都

到站时间

(北京时间)

3月20日09:20

3月20日

13:36

3月21日03:15

3月21日08:35

3月21日19:13

(1)2003年12月1日,在湖北恩施举行了宜万铁路的奠基仪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恩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

(2)清末开始,人们就想建宜万铁路(前身是川汉铁路),试分析当代宜万铁路建设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分析宜万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宜万铁路的成功修建,说明制约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4)根据材料二分析宜万铁路选择“越岭线路”方案的原因。

(5)你认为小张下火车后可以按照他原来的计划步行回家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