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6033[举报]
研究人员利用紫苏进行了两组实验,结果分别用下图(甲、乙)表示。
(1)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阶段增强,此时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
②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用图中字母回答,2分)
③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填“是”或“否”),理由是
。
(2)图乙是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情况。把紫苏的枝条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导管部分(如图),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水分经过的途径和高度。分析回答:
①若培养过程叶片出现萎蔫的现象,说明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与 发生分离,其吸水能力逐渐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②给你提供一些如图乙所示的形态和生长状况相似的紫苏枝条,请利用上述实验装置,验证叶的表面积与水分运输速率呈正相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把两组紫苏的枝条如图乙放置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两组枝条放置相同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
实验预期: 。
(3)下图表示小麦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0至24时)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
①据图分析可知,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点。
②若要探究“图中E点时刻环境条件”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差异,有人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CO2吸收速率 |
1 | 小麦 叶片 | 图中C点时刻条件 | a |
2 | 图中E点时刻条件 | b | |
3 | 玉米 叶片 | 图中C点时刻条件 | c |
4 | 图中E点时刻条件 | d |
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 ( 不能、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研究人员利用紫苏进行了两组实验,结果分别用下图(甲、乙)表示。
(1)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阶段增强,此时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
②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用图中字母回答,2分)
③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填“是”或“否”),理由是
。
(2)图乙是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情况。把紫苏的枝条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导管部分(如图),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水分经过的途径和高度。分析回答:
①若培养过程叶片出现萎蔫的现象,说明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与 发生分离,其吸水能力逐渐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②给你提供一些如图乙所示的形态和生长状况相似的紫苏枝条,请利用上述实验装置,验证叶的表面积与水分运输速率呈正相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把两组紫苏的枝条如图乙放置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两组枝条放置相同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
实验预期: 。
(3)下图表示小麦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0至24时)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
①据图分析可知,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点。
②若要探究“图中E点时刻环境条件”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差异,有人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CO2吸收速率 |
1 |
小麦 叶片 |
图中C点时刻条件 |
a |
2 |
图中E点时刻条件 |
b |
|
3 |
玉米 叶片 |
图中C点时刻条件 |
c |
4 |
图中E点时刻条件 |
d |
表中“图中E点时刻条件”主要是指 条件。
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 ( 不能、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研究人员利用紫苏进行了两组实验,结果分别用下图(甲、乙)表示。
(1)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___阶段增强,此时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_________。
②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2分)
③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
(2)图乙是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情况。把紫苏的枝条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导管部分(如图),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水分经过的途径和高度。分析回答:
①若培养过程叶片出现萎蔫的现象,说明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与_________发生分离,其吸水能力逐渐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②给你提供一些如图乙所示的形态和生长状况相似的紫苏枝条,请利用上述实验装置,验证叶的表面积与水分运输速率呈正相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
第二步:把两组紫苏的枝条如图乙放置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两组枝条放置相同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
实验预期:_________。
(3)下图表示小麦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0至24时)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
①据图分析可知,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_________点。
②若要探究“图中E点时刻环境条件”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差异,有人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表中“图中E点时刻条件”主要是指_________条件。
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_________(不能、能)
养蚕在我国有3千多年的历史,经研究发现其染色体组成为2n=56。其性别由ZW型性染色体决定。西南农业大学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2003年11月15日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框架图,2006年1月2日,又研制成功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2008年12月。完成世界首张蚕基因组精细图谱,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的使家蚕吐出了天然的金黄、鹅黄、绿、粉红、白、赭色蚕丝,而且永不褪色,重现了中华丝绸之路的光芒。请回答有关问题:
(1)欲测定家蚕基因组的DNA序列,应该测 条染色体上的DNA。
(2)家蚕的黑色卵(B)对白色卵(b)为显性,绿茧(D)对黄茧(d)为显性,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B和b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现有纯合黑卵黄茧和白卵绿茧未交配过的雌雄蚕若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D和d是否也在第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等)
实验目的:探究D和d是否在第2号染色体上。
方法步骤:
第—步:用上述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各2分)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和d不在第2号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和d在第2号染色体上。
养蚕在我国有3千多年的历史,经研究发现其染色体组成为2n=56。其性别由ZW型性染色体决定。西南农业大学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2003年11月15日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框架图,2006年1月2日,又研制成功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2008年12月。完成世界首张蚕基因组精细图谱,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的使家蚕吐出了天然的金黄、鹅黄、绿、粉红、白、赭色蚕丝,而且永不褪色,重现了中华丝绸之路的光芒。请回答有关问题:
(1)欲测定家蚕基因组的DNA序列,应该测 条染色体上的DNA。
(2)家蚕的黑色卵(B)对白色卵(b)为显性,绿茧(D)对黄茧(d)为显性,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B和b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现有纯合黑卵黄茧和白卵绿茧未交配过的雌雄蚕若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D和d是否也在第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等)
实验目的:探究D和d是否在第2号染色体上。
方法步骤:
第—步:用上述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各2分)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和d不在第2号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和d在第2号染色体上。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