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研究人员利用紫苏进行了两组实验,结果分别用下图(甲、乙)表示。

(1)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阶段增强,此时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

②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用图中字母回答,2分)

③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填“是”或“否”),理由是

                                                                        

(2)图乙是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情况。把紫苏的枝条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导管部分(如图),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水分经过的途径和高度。分析回答:

①若培养过程叶片出现萎蔫的现象,说明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与          发生分离,其吸水能力逐渐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②给你提供一些如图乙所示的形态和生长状况相似的紫苏枝条,请利用上述实验装置,验证叶的表面积与水分运输速率呈正相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把两组紫苏的枝条如图乙放置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两组枝条放置相同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

实验预期:                                                             。

(3)下图表示小麦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0至24时)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

①据图分析可知,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点。

②若要探究“图中E点时刻环境条件”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差异,有人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CO2吸收速率

1

小麦

叶片

图中C点时刻条件

a

2

图中E点时刻条件

b

3

玉米

叶片

图中C点时刻条件

c

4

图中E点时刻条件

d

表中“图中E点时刻条件”主要是指          条件。

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    ( 不能、能)

 

【答案】

(1)①光反应  ATP ② BC   ③否  密闭装置实验后比试验前O2含量低,说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多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总量

(2)①原生质层   增强

第一步:取若干生长状态相同的紫苏枝条,平均分成AB两组,A组枝条保留叶片,B组枝条去掉部分叶片

实验预期:相同时间,A组染液上升高度比B组要高。

(3)①  G    ②高温 强光照    不能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研究人员利用紫苏进行了两组实验,结果分别用下图(甲、乙)表示。

(1)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___阶段增强,此时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_________。

②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2分)

③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

(2)图乙是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情况。把紫苏的枝条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导管部分(如图),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水分经过的途径和高度。分析回答:

①若培养过程叶片出现萎蔫的现象,说明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与_________发生分离,其吸水能力逐渐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②给你提供一些如图乙所示的形态和生长状况相似的紫苏枝条,请利用上述实验装置,验证叶的表面积与水分运输速率呈正相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

第二步:把两组紫苏的枝条如图乙放置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两组枝条放置相同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

实验预期:_________。

(3)下图表示小麦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0至24时)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

①据图分析可知,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_________点。

②若要探究“图中E点时刻环境条件”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差异,有人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表中“图中E点时刻条件”主要是指_________条件。

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_________(不能、能)

研究人员利用紫苏进行了两组实验,结果分别用下图(甲、乙)表示。

(1)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阶段增强,此时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
②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用图中字母回答,2分)
③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填“是”或“否”),理由是
                                                                        
(2)图乙是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情况。把紫苏的枝条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导管部分(如图),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水分经过的途径和高度。分析回答:
①若培养过程叶片出现萎蔫的现象,说明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与         发生分离,其吸水能力逐渐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②给你提供一些如图乙所示的形态和生长状况相似的紫苏枝条,请利用上述实验装置,验证叶的表面积与水分运输速率呈正相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把两组紫苏的枝条如图乙放置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两组枝条放置相同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
实验预期:                                                            。
(3)下图表示小麦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0至24时)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

①据图分析可知,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点。
②若要探究“图中E点时刻环境条件”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差异,有人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CO2吸收速率
1
小麦
叶片
图中C点时刻条件
a
2
图中E点时刻条件
b
3
玉米
叶片
图中C点时刻条件
c
4
图中E点时刻条件
d
表中“图中E点时刻条件”主要是指         条件。
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   ( 不能、能)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