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比较实验中的1.2.3.可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的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 ②比较实验中的1和4.可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93876[举报]
实验题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_____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比较a、c两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
比较a、b两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
(2)如图为小华同学“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若干操作?据图回答??
①若选用的操作是1、3、5或1、4、5,可研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可以得到结论______.
②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可以得到结论______.
③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得到结论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______力(选填“省”或“费”);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_____(选填“高”或“低”).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把第4次与第______次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3)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______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你举出一个生产或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实例.举例: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试验次数 | 斜面的倾斜程度 | 物块重力G/N | 斜面高度h/m | 拉力F/N | 斜面长度S/m | 机械效率η |
1 | 较缓 | 5 | 0.2 | 2.4 | 1 | 41.7% |
2 | 较陡 | 5 | 0.5 | 3.2 | 1 | 78.1% |
3 | 最陡 | 5 | 0.7 | 4.3 | 1 | 81.4% |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把第4次与第______次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3)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______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你举出一个生产或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实例.举例:______.
实验题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_____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比较a、c两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
比较a、b两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
(2)如图为小华同学“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若干操作?据图回答??
①若选用的操作是1、3、5或1、4、5,可研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可以得到结论______.
②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可以得到结论______.
③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得到结论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_____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比较a、c两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
比较a、b两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
(2)如图为小华同学“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若干操作?据图回答??
①若选用的操作是1、3、5或1、4、5,可研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可以得到结论______.
②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可以得到结论______.
③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得到结论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回顾实验和探究:
叶子和小雨在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的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①比较l、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②由上述实验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③上述实验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图线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叶子和小雨在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的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 物体 | m/g | V/cm3 |
| ||
1 | 铝块1 | 54 | 20 | 2.7 | ||
2 | 铝块2 | 108 | 40 | 2.7 | ||
3 | 松木1 | 108 | 216 | 0.5 | ||
4 | 松木2 | 10 | 20 | 0.5 |
相同
相同
的;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不同
不同
的.②由上述实验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无关
无关
(填“无关”或“有关”).③上述实验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图线
a
a
反映了铝块实验情况.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便于操作,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酒精灯中火焰的大小、温度计的规格、水和食用油(ρ水>ρ食用油)的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3)实验中食用油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4)实验表明,
(5)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比较t2与t3时刻的内能,
(6)已知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水 | 60 | 20 | 6 | 45 |
食用油 | 60 | 20 | 6 | 70 |
质量
质量
和初温
初温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实验中食用油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加热时间长短
加热时间长短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的长短”);(4)实验表明,
水
水
(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5)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比较t2与t3时刻的内能,
t3
t3
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理由是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6)已知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
小
小
.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质量与吸收的热量都相等,升高的温度越大,比热容越小
质量与吸收的热量都相等,升高的温度越大,比热容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