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碳酸钙 盐酸 CaCO3+2HClCaCl2 +CO2↑+H2O 大 向上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71457[举报]
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①、②的两种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用高锰酸钾制取制取氧气时应选择以上装置中的
(3)CO2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在常温下用石灰石颗粒(主要成分CaCO3)跟稀盐酸(主要成分HCl)反应生成氯化钙(CaCl2)、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试回答:
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②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装置
③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写出标有①、②的两种仪器的名称:①
酒精灯
酒精灯
,②集气瓶
集气瓶
;(2)实验室用用高锰酸钾制取制取氧气时应选择以上装置中的
A
A
(填序号,下同)作气体发生装置,如果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以上的E
E
作收集装置.写出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
(3)CO2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在常温下用石灰石颗粒(主要成分CaCO3)跟稀盐酸(主要成分HCl)反应生成氯化钙(CaCl2)、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试回答:
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②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装置
BC
BC
相连(填装置代号).③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
(2012?恩施州)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 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固体A中一定含有
(3)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②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③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
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②Na2CO3; 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
丙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二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认为B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NaOH,做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
A.一定有NaOH B.一定有Na2CO3 C.一定有CaO 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玻璃棒
;操作二的名称是过滤
过滤
. (2)固体A中一定含有
碳酸钙(CaCO3)
碳酸钙(CaCO3)
. (3)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②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③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
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②Na2CO3; 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
NaOH
NaOH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
丙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二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认为B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NaOH,做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猜想③正确 |
CaCl2+Na2CO3=2NaCl+CaCO3↓
CaCl2+Na2CO3=2NaCl+CaCO3↓
,其实验目的是除尽溶液B中的Na2CO3,避免干扰NaOH的检验
除尽溶液B中的Na2CO3,避免干扰NaOH的检验
.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
BD
BD
(填序号). A.一定有NaOH B.一定有Na2CO3 C.一定有CaO 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我通过查找资料找到生石灰相关信息如下:生石灰学名:氧化钙;白色块状固体.它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且放出大量的热;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与水.它广泛用于建筑.
(1)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我对它作了一系列探究,获得较多收益,其实验方案如下:
我对它还有一个要再探究的新问题: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2)我对它作了一系列探究,获得较多收益,其实验方案如下:
问题与猜想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问题1:小纸袋中的物质 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
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 不发热 不发热 |
不能作 干燥剂 |
问题2:我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 CaCO3 (或碳酸钙) CaCO3 (或碳酸钙) |
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注入稀HCl 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注入稀HCl (可图示) |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
固体中有碳酸钙 固体中有碳酸钙 |
变质后的物质中有多少碳酸钙生成?(或完全变质需多长时间?或此时的固体是否全部变成碳酸钙等)
变质后的物质中有多少碳酸钙生成?(或完全变质需多长时间?或此时的固体是否全部变成碳酸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