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下列反应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②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酸性CaCl2溶液,③向Na2SO3溶液中通入Cl2.再滴加BaCl2和稀盐酸,④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稀HNO3后再加入BaCl2溶液,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55343[举报]

(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A

B

B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D

B

D

C

B

C

C

21.(每空1分,共3分)ClO-  和 Cl-; 1

22.(6分,每空2分)(1)Na2SiO3+ CO2+ H2O= H2SiO3↓+ Na2CO3

(2)Na2SiO3+2HCl= H2SiO3↓+ 2NaCl

(3)Na2CO3+2HCl= 2NaCl+ CO2↑+ H2O

23.(4分,每空1分)A:CaBr2;B:AgNO3;C:CuSO4;D:K2CO3

24.(7分,其中⑴2分,其余每空1分)⑴ ;  沸腾炉

(2)SO3、SO2、O2;C、B、A           (3)98%浓硫酸,接触室

25.(8分,每空2分) (1)CO2 (2)Al3++4OH= AlO2-+ 2H2O (3)2Al+3CuO3Cu+Al2O3

    (4)0.75

26.(每空1分,共7分)

(1)甲     丙     戊

(2)乙    有较多气泡放出的为稀硫酸

(3)丁    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

27.(10分,其中(3)4分,(4)2分,其余每空1分)

(1)乙    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                (2)  还原

(3) 2Fe2++H2O2+2H+=2Fe3++2H2O     Fe3++3SCN-=Fe(SCN)3                 。

(4)再加过量KSCN,如果变血红色,则第二种合理;如果不变色,则第一种合理     (5) 未能测其成分。

28.(7分,其中(1)3分,(2)4分)   (1)3分    (2)55.79% 

29.(8分)

(2分)(1)Al3+ + 3OH= Al (OH)3↓;Al (OH)3 + OH= AlO2+ 2H2O

(6分)(2)1.5 mol?L―1或3.5 mol?L―1

已知:n (AlCl3) =  = 0.1mol  (1分)

n (Al (OH)3) =  = 0.05mol  (1分)

①NaOH溶液不足 Al3+ + 3OH= Al (OH)3↓  

                     0.15mol  0.05mol

c (NaOH) = = 1.5 mol?L―1     (2分)

②NaOH溶液过量Al3+ + 3OH= Al (OH)3↓     Al (OH)3 + OH= AlO2+ 2H2O

                       0.1mol   0.3mol   0.1mol           0.05mol   0.05mol

      c (NaOH) = = 3.5 mol?L―1(2分)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如下科学探究:
[实验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过程:按如图装置,接通电源后,阴极产生大量气泡;阳极铜丝由粗变细,不久出现砖红色浑浊,最后在试管底部聚集砖红色沉淀,溶液始终未出现蓝色.
查阅资料:某些铜的化合物有关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性质物质性质
氯化铜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氯化亚铜白色
氧化亚铜砖红色,在酸性条件下易反应:
Cu2O+2H+=Cu+Cu2++H2O.
Cu2O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
氢氧化亚铜橙黄色,不稳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底部砖红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电解总反应方程式______.
[实验二]研究性学习小组乙为检测[实验一]生成的砖红色沉淀中是否含有Cu,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1:取少量砖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浓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一定质量砖红色沉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根据灼烧前后质量变化进行判断.
(3)请你评价方案1和方案2是否合理,并简述其原因.
方案1______.
方案2______.
思考与交流: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关于[实验二]中“方案一”溶液呈绿色,而不呈蓝色展开了讨论.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丁同学则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
(4)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氧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的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0?祁阳县一模)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如下科学探究:
[实验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过程:按如图装置,接通电源后,阴极产生大量气泡;阳极铜丝由粗变细,不久出现砖红色浑浊,最后在试管底部聚集砖红色沉淀,溶液始终未出现蓝色.
查阅资料:某些铜的化合物有关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 性质 物质 性质
氯化铜 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氯化亚铜 白色
氧化亚铜 砖红色,在酸性条件下易反应:
Cu2O+2H+=Cu+Cu2++H2O.
Cu2O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
氢氧化亚铜 橙黄色,不稳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底部砖红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Cu2O
Cu2O

(2)写出电解总反应方程式
2Cu+H2O
 通电 
.
 
Cu2O+H2
2Cu+H2O
 通电 
.
 
Cu2O+H2

[实验二]研究性学习小组乙为检测[实验一]生成的砖红色沉淀中是否含有Cu,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1:取少量砖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浓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一定质量砖红色沉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根据灼烧前后质量变化进行判断.
(3)请你评价方案1和方案2是否合理,并简述其原因.
方案1
不合理,因为铜和氧化亚铜都能与硝酸生成Cu2+
不合理,因为铜和氧化亚铜都能与硝酸生成Cu2+

方案2
合理,因为等质量的Cu2O与Cu2O、Cu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前后质量变化不同
合理,因为等质量的Cu2O与Cu2O、Cu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前后质量变化不同

思考与交流: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关于[实验二]中“方案一”溶液呈绿色,而不呈蓝色展开了讨论.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丁同学则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
(4)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B
B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氧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的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绿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问题1】绿矾晶体(FeSO4?7H2O)由于保存不妥或长久放置,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为探究绿矾样品的变质情况,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可供选择的试剂:KSCN溶液、酸性KMnO4溶液、Cl2水、NaOH溶液、BaCl2溶液请参与完成方案设计.
实验准备:取少量绿矾样品,用蒸馏水在烧杯中配成溶液.
方案1: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
 
试剂,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证明绿矾样品没有被氧化.
方案2: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
 
试剂,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证明绿矾样品完全被氧化.
使用FeSO4时,如要防止Fe3+的干扰,可以加入适量铁粉进行除杂,写出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问题2】以绿矾为原料可以制取聚合硫酸铁(SPFS).聚合硫酸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极易溶于水,作为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其组成可表示成Fex(OH)y(SO4z?nH2O(其中Fe为+3价).工业上常用的一种制备流程为:
精英家教网
取7.507g某固体聚合硫酸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到沉淀完全,经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10.485g,向上述滤液中加入NH3?H2O,调节溶液pH=6,经过滤、洗涤、干燥得Fe2O3固体2.800g.通过计算确定该固体聚合硫酸铁样品的化学式为
 
.(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