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0?祁阳县一模)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如下科学探究:
[实验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过程:按如图装置,接通电源后,阴极产生大量气泡;阳极铜丝由粗变细,不久出现砖红色浑浊,最后在试管底部聚集砖红色沉淀,溶液始终未出现蓝色.
查阅资料:某些铜的化合物有关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 性质 物质 性质
氯化铜 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氯化亚铜 白色
氧化亚铜 砖红色,在酸性条件下易反应:
Cu2O+2H+=Cu+Cu2++H2O.
Cu2O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
氢氧化亚铜 橙黄色,不稳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底部砖红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Cu2O
Cu2O

(2)写出电解总反应方程式
2Cu+H2O
 通电 
.
 
Cu2O+H2
2Cu+H2O
 通电 
.
 
Cu2O+H2

[实验二]研究性学习小组乙为检测[实验一]生成的砖红色沉淀中是否含有Cu,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1:取少量砖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浓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一定质量砖红色沉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根据灼烧前后质量变化进行判断.
(3)请你评价方案1和方案2是否合理,并简述其原因.
方案1
不合理,因为铜和氧化亚铜都能与硝酸生成Cu2+
不合理,因为铜和氧化亚铜都能与硝酸生成Cu2+

方案2
合理,因为等质量的Cu2O与Cu2O、Cu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前后质量变化不同
合理,因为等质量的Cu2O与Cu2O、Cu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前后质量变化不同

思考与交流: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关于[实验二]中“方案一”溶液呈绿色,而不呈蓝色展开了讨论.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丁同学则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
(4)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B
B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氧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的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分析:(1)根据氯化铜、氧化亚铜判断铜的化合价;根据固体颜色判断试管底部橙黄色沉淀的物质成分;
(2)根据放电顺序及实验现象判断生成物,并写出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阳极实验目的是验证生成的砖红色沉淀中是否含有Cu,方案1,铜和氧化亚铜都和硝酸反应,不能验证;方案2,依据灼烧前后固体质量变化分析判断;
(4)根据是否改变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或溶解气体的浓度判断;要证明是Cu(NO32浓度过低或是溶解了NO2导致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一是可设计将溶解的NO2赶走(A、C方案)再观察颜色变化.二是增加溶液中Cu(NO32溶液的浓度(D方案)观察反应后的颜色变化.
解答:解:(1)氯化铜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氧化亚铜中铜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铜的常见正化合价为+1、+2;根据常见铜的化合物颜色判断,试管底部橙黄色沉淀的物质是Cu2O,
故答案为:Cu2O;
(2)电解池中,阴极产生大量气泡;阳极铜丝由粗变细,不久出现砖红色浑浊,最后在试管底部聚集砖红色沉淀,溶液始终未出现蓝色,阴极是溶液中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极是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O
 通电 
.
 
Cu2O+H2↑,故答案为:2Cu+H2O
 通电 
.
 
Cu2O+H2↑;
(3)方案1:取少量砖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浓硝酸中,铜和氧化亚铜都可以被硝酸氧化为铜离子,溶液呈蓝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铜,故不合理;方案2:取一定质量砖红色沉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2Cu+O2=2CuO,2Cu2O+O2=4CuO,依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灼烧前后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变化不同,可以根据灼烧前后质量变化进行判断,故合理,
故答案为:不合理,因为铜和氧化亚铜都能与硝酸生成Cu2+;合理,因为等质量的Cu2O与Cu2O、Cu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前后质量变化不同;
(4)要证明是Cu(NO32浓度过低或是溶解了NO2导致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一是可设计将溶解的NO2赶走(A、C方案)再观察颜色变化.二是增加溶液中Cu(NO32溶液的浓度(D方案)观察反应后的颜色变化,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铜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析判断,电解原理的应用试验方案的判断,试验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