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钠盐,⑴由于其组成结构差异.因而性质上也有差异.如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时.更剧烈的是 ,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⑵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往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往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往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是 .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50575[举报]

下列两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课程模块的内容,请你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如果两题全做,则按A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A、B、C、D、E、F六种元素,B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A+比B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C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低的;D和E是位于同一主族的短周期元素,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E在其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46.67%;F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F元素基态原子形成的+2价阳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2)C与B形成的CB3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其分子的空间形状是_______。

(3)另一元素X与A同主族,其第一电离能小于A,晶体XB与AB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mol ED晶体中含有的E—D共价键的数目是_________。

(B)【实验化学】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的: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也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副产物)。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150 mL干燥锥形瓶中加入2 g水杨酸、5 mL乙酸酐和5滴浓硫酸,振荡,待其溶解后,控制温度在85—90 ℃条件下反应5—10 min,然后冷却,即有乙酰水杨酸晶体析出。

②减压过滤,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收集到布氏漏斗中。抽滤时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几次,继续抽滤,尽量将溶剂抽干。然后将粗产品转移至表面皿上,在空气中风干。

③将粗产品置于100 mL烧杯中,搅拌并缓慢加入25 m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2—3 min,直到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为止。过滤,用5—10 mL蒸馏水洗涤沉淀。合并滤液于烧杯中,不断搅拌,慢慢加入15 mL 4 mol·L-1盐酸,将烧杯置于冰水中冷却,即有晶体析出。抽滤,用冷水洗涤晶体1—2次,再抽干水分,即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中,要控制温度在85—90 ℃,应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2)在第②步中,用冷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步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检验产品中是否混有水杨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胃酸过多是常见的胃病.下面是甲、乙两种常见胃药的说明摘要.

甲:①白色结晶状粉末,受热可缓缓分解;②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灼烧时火焰为黄色;③遇酸及酸性药物则产生二氧化碳;④患者服用过量,可能引起胃胀气,甚至有引起胃溃疡穿孔的危险.

乙:①与胃酸是中和作用缓慢而持久,可维持3~4小时;②凝胶本身覆盖于溃疡面上,具有保护作用;③可溶于稀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

(1)请你推测,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是________(填化学式);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试写出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引起胃胀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三硅酸镁Mg2Si3O8·nH2O也是常用胃药,被用来治疗胃溃疡,是因为该物质不溶于水,服用后中和胃酸作用持久.把三硅酸镁改写成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

写出它中和胃酸(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目前一种新型抗酸剂能迅速改善和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它主要由碳酸镁、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组成(说明:Mg(OH)2在高温下分解为MgO).现按如下步骤测定药剂中三种主要成分的配比:

①取药剂样品,研磨后,加入50 mL 3.6 mol·L-1盐酸,正好完全反应并收集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mL气体

②过滤,弃去其中不溶性物质(其余成分不参与反应)

③取②中滤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灼烧,所得固体2.4 g.

则该药剂中三种主要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gCO3)∶n(Mg(OH)2)∶n(Al(OH)3)=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亚硝酸钠广泛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在建筑行业用作防冻剂,在食品工业作防腐剂和增色剂,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产生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曾多次发生被当食盐误食的事件。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NO2能被很多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如在酸性溶液中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HNO2在酸性溶液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I氧化成I2

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白色化合物。

1)写出C中制备亚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D装置的作用是???????

3)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排除干扰甲同学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________(写名称)。

4)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 ????????????? ?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Fe3+还原为Fe2+????????????? ????????????? ????????????? ? D.亚硝酸盐被还原

5)能用来鉴别NaNO2NaCl的方法是?????????

A .测溶液pH

B.加酸法

CAgNO3HNO3两种试剂法??

D.加KI淀粉(酸性)法

E.以上四种方法都可

6)某同学把溴水加到NaNO2溶液观察到溴水褪色,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亚硝酸钠广泛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在建筑行业用作防冻剂,在食品工业作防腐剂和增色剂,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产生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曾多次发生被当食盐误食的事件。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NO2能被很多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如在酸性溶液中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④HNO2在酸性溶液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I氧化成I2
⑤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白色化合物。
(1)写出C中制备亚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D装置的作用是       
(3)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排除干扰甲同学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________(写名称)。
(4)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硝酸盐被还原
(5)能用来鉴别NaNO2和NaCl的方法是         
A .测溶液pH法
B.加酸法
C.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法  
D.加KI淀粉(酸性)法
E.以上四种方法都可
(6)某同学把溴水加到NaNO2溶液观察到溴水褪色,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