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50m (3) 0.60J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28115[举报]
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m=10kg,不计A的大小,B板长3m.开始时A、B均静止.现给A以2m/s的水平初速度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为了维持A的速度始终不变,在A获得初速度的同时给A施加一水平外力F作用.已知A与B、B与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和μ2=0.1.g取10m/s2.
(1)通过计算,说明木板B将如何运动?物块A能不能滑离B?
(2)木板B滑行s=4m需要多少时间?
(3)外力需要做多少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通过计算,说明木板B将如何运动?物块A能不能滑离B?
(2)木板B滑行s=4m需要多少时间?
(3)外力需要做多少功?
如图所示是测量通电螺线管A内部磁感应强度B及其与电流I关系的实验装置.将截面积为S、匝数为N的小试测线圈P置于螺线管A中间,试测线圈平面与螺线管的轴线垂直,可认为穿过该试测线圈的磁场均匀.将试测线圈引线的两端与冲击电流计D相连.拨动双刀双掷换向开关K,改变通入螺线管的电流方向,而不改变电流大小,在P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引起D的指针偏转.
(1)将开关合到位置1,待螺线管A中的电流稳定后,再将K从位置1拨到位置2,测得D的最大偏转距离为dm,已知冲击电流计的磁通灵敏度为Dφ,Dφ=
,式中△?为单匝试测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则试测线圈所在处磁感应强度B= ;若将K从位置1拨到位置2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则试测线圈P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ε= .
(2)调节可变电阻R,多次改变电流并拨动K,得到A中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的数据,见右表.由此可得,螺线管A内部在感应强度B和电流I的关系为B= .
(3)(多选题)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采取的措施有
(A)适当增加试测线圈的匝数N
(B)适当增大试测线圈的横截面积S
(C)适当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
(D)适当拨长拨动开关的时间△t.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将开关合到位置1,待螺线管A中的电流稳定后,再将K从位置1拨到位置2,测得D的最大偏转距离为dm,已知冲击电流计的磁通灵敏度为Dφ,Dφ=
dm |
N△? |
(2)调节可变电阻R,多次改变电流并拨动K,得到A中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的数据,见右表.由此可得,螺线管A内部在感应强度B和电流I的关系为B=
实验次数 | I(A) | B(×10-3T) |
1 | 0.5 | 0.62 |
2 | 1.0 | 1.25 |
3 | 1.5 | 1.88 |
4 | 2.0 | 2.51 |
5 | 2.5 | 3.12 |
(A)适当增加试测线圈的匝数N
(B)适当增大试测线圈的横截面积S
(C)适当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
(D)适当拨长拨动开关的时间△t.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如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
(1)如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2)保持砝码盘和砝码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1/m,数据如表:
请在如图丙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画出a-1/m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丁所示.该图线不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如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1.8
1.8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保持砝码盘和砝码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1/m,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小车加速度a/m?s-2 | 2.00 | 1.80 | 1.49 | 1.00 | 0.75 | 0.50 |
小车质量m/kg | 0.33 | 0.37 | 0.45 | 0.67 | 0.90 | 1.31 |
小车质量的倒数m-1/kg-1 | 3.03 | 2.70 | 2.22 | 1.49 | 1.11 | 0.76 |
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丁所示.该图线不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
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
;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未满足小车的总质量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
未满足小车的总质量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