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多个命题变化点的组合.凸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除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计算等能力外.试题常常还可以借助函数图象.考查学生的读图.画图能力.以计算题的题型加强对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考查.[例8]如图8所示.水平面上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为L.一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杆.金属杆与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均匀磁场竖直向下.用与导轨平行的恒定拉力F作用在金属杆上.杆最终将做匀速运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相对应的匀速运动速度v也会变化.v和F的关系如右下图.(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1)金属杆在匀速运动之前做什么运动?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27699[举报]
人骑自行车由静到动,除了要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以外,还要克服空气及其他阻力做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的功率,如图1第一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离出发线5m、10m、20m、30m、…70m的地方分别划上8条计时线,每条计时线上附近站几个学生,手持秒表测运动时间.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受测者全力骑车由出发线启动,同时全体学生都开始计时.自行车每到达一条计时线,站在该计时线上的几个学生就停止计时,记下自行车从出发线到该条计时线的时间.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每个计时点的时间都取这几个同学计时的平均值),并计算出各段的平均速度:
第二小组通过测出自行车在各点的速度,作出了V-S图(图2).第9秒时运动了40m的数据本次实验中,学生和自行车总质量约为75kg,设运动过程中,学生和自行车所受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整个过程中该同学骑车的功率P保持不变.
(1)第一小组的同学通过分析认为:因为自行车在每一路段内的速度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每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该段的
速度.则在20m-30m路段的平均阻力f1与30m-40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为多少?该同学的骑车的功率约为多少?速度为
6m/s时的加速度多大?
(2)第二组的同学结合图和(其曲线与横坐标在S=40m内所围的面积总为56格),测出的该同学的骑车的功率约为多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每个计时点的时间都取这几个同学计时的平均值),并计算出各段的平均速度:
运动距 离s(m) | 0 | 5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运动时间t(s) | 0 | 2.4 | 4.2 | 6.3 | 7.8 | 9.0 | 10.0 | 11.0 | 12.0 | |||||||
各段速度(m/s) | 2.08 | 2.78 | 4.76 | 6.67 | 8.33 | 10.0 | 10.0 | 10.0 |
(1)第一小组的同学通过分析认为:因为自行车在每一路段内的速度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每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该段的
速度.则在20m-30m路段的平均阻力f1与30m-40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为多少?该同学的骑车的功率约为多少?速度为
6m/s时的加速度多大?
(2)第二组的同学结合图和(其曲线与横坐标在S=40m内所围的面积总为56格),测出的该同学的骑车的功率约为多少?
(1)在追寻科学家研究足迹的过程中,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采用了如图(l)所示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时,该同学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滑块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②如图(2)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 A、B、C、D、E、F 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相邻计数点间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测出小车的质量为 M,钩码的总质量为 m.从打 B 点到打 E 点的过程中,为达到实验目的,该同学应该寻找
M(
-
M(
M(
-
M(
之间的数值关系(用题中和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测量电阻器的电阻时,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
A.待测电阻器(阻值约为5Ω)
B.电流表A1(量程3mA,内阻r1=10Ω)
C.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r2约为1Ω)
D.电压表V(量程6V,内阻约3KΩ)
E.定值电阻R1=990Ω
F.定值电阻R2=9990Ω
G.滑线变阻器(最大阻值为4Ω,额定电流为0.5A)
H.电源(电动势2V,内阻约为1Ω)
I.导线、电键
①为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设计电路填在右图方框中
②选择的器材有
③计算Rx的表达式
=
=
(用电表的读数和定值电阻的阻值表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实验时,该同学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滑块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平衡摩擦力
平衡摩擦力
和钩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钩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②如图(2)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 A、B、C、D、E、F 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相邻计数点间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测出小车的质量为 M,钩码的总质量为 m.从打 B 点到打 E 点的过程中,为达到实验目的,该同学应该寻找
mg(
+
+
)
△x | 2 |
△x | 3 |
△x | 4 |
mg(
+
+
)
和△x | 2 |
△x | 3 |
△x | 4 |
1 |
2 |
| 2 |
1 |
2 |
| ||||
2t |
) | 2 |
1 |
2 |
| 2 |
1 |
2 |
| ||||
2t |
) | 2 |
(2)测量电阻器的电阻时,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
A.待测电阻器(阻值约为5Ω)
B.电流表A1(量程3mA,内阻r1=10Ω)
C.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r2约为1Ω)
D.电压表V(量程6V,内阻约3KΩ)
E.定值电阻R1=990Ω
F.定值电阻R2=9990Ω
G.滑线变阻器(最大阻值为4Ω,额定电流为0.5A)
H.电源(电动势2V,内阻约为1Ω)
I.导线、电键
①为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设计电路填在右图方框中
如图
如图
.②选择的器材有
ABCEGHI
ABCEGHI
③计算Rx的表达式
R | x |
| ||||||
|
R | x |
| ||||||
|
如图所示,物块M和m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通过定滑轮连接,m放在倾角θ=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而穿过竖直杆PQ的物块M可沿杆无摩擦地下滑,M=3m=1Kg,开始时,将M抬高到A点,使细绳水平,此时OA段绳长为L=4.0m,现M由静止开始下滑,回答下列问题:
(1)物块m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若守恒,请说出理由;若不守恒,请说出机械能如何变化,变化的大小与什么力做功相等?
(2)当M下滑3.0m至B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3)当M下滑3.0m至B点的过程中,绳对M做的功为多大?(g取10m/s2)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物块m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若守恒,请说出理由;若不守恒,请说出机械能如何变化,变化的大小与什么力做功相等?
(2)当M下滑3.0m至B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3)当M下滑3.0m至B点的过程中,绳对M做的功为多大?(g取10m/s2)
如图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PO为橡皮条,两测力计通过绳子拉橡皮条一端,使橡皮条水平。拉力的大小可从测力计中读取。对本实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2)在此实验中,假如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那么为了使橡皮条仍然伸长到O点,对F2来说,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F2可以有多个不同的方向
B.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
C.F2的方向和大小是唯一确定的
D.F2的方向是唯一的,但大小可以有多个值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