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91904[举报]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A 3.C 4.B 5.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O分.
6.AD 7.ACD 8.BC 9.CD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6分)(1)AC(4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
(2)4.00(2分)(答4.0同样给分)
11.(12分)(1)D、H、N (3分)(选对一个得1分,选错一个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
(2)如图所示(3分)(变阻器画成限流接法同样给分,电路只要有错不给分)
(3)(2分) 0.55(2分)
(4)存在摩擦阻力;或电机温度升高,电阻增大.(2分)
(1)BD(4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
(2)d(3分)
(3)①气体对外所做功 (2分)
②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增加量 (1分)
则 (2分)
12B.(选修模块3- 4)(12分)
(1)AC(4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
(2)相同(1分)(填“一致”或“平行”同样给分) 检偏器(2分)
(3)①根据周期公式有 (1分)
由图象可知单摆周期 (1分)
解得 (1分)
②单摆振动时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 (1分)
解得 (1分)
(1)AD (4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 (2)(3分)
(3)①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系统的初动量大小
(2分)
②为避免两车恰好不会发生碰撞,最终两车和人具有相同速度(设为v),则
(2分)
解得 (1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分)解:(1)对A球,OA转过90°的过程,设小球A在O点正下方时的速度为v0,由机械能守恒得 (2分)
解得 (1分)
A在O点正下方时,设绳对小球A的拉力为T,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为NB
对小球有 (2分)
解得 (1分)
绳对物块B的拉力
对物块B (1分)
解得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方向竖直向下 (1分)
(2)设小球A在O点正下方时的速度大小为vA ,与水平向左方向成θ角斜向下.
对小球A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有
(2分)
解得 (1分)
小球A在O点正下方时速度的竖直分量 (1分)
速度分解如图所示
速度方向与水平向右夹角θ的正弦值
(2分)
14.(16分)解:(1)从0至t1这段时间内 (1分)
又 (2分)
解得 (1分)
(2)设在t0时刻回路的瞬时感应电流为I,则对d棒
由平衡条件得 (1分)
t0时刻回路的电功率 (1分)
解得 (1分)
对回路由全电路欧姆定律有 (2分)
解得 (1分)
(3)设在t0时刻,水平外力为F0,棒c的加速度为a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而 (1分)
从t1时刻起,对两金属棒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分)
解得 (2分)
15.(16分)(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1分)
如图所示,设恰好在荧光屏P上观察到亮点时,粒子偏转角为2θ,磁场区域的最大半径为R0,由几何关系可知
,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1分)
则R应满足的条件 (1分)
(2)电子在两极板间的加速度 (1分)
通过金属板的时间
对打在荧光屏P上偏离点O2最远的粒子有 (1分)
此时粒子的动能 (2分)
联列解得 (1分)
(3)交变电压的周期 ,则
电子通过金属板的时间
电子在两极板间的加速度 (1分)
设电子分别在、、、时间内沿垂直于初速度方向运动的位移依次为y1、y2、y3、y4,则有
(1分)
(1分)
(1分)
要使电子能通过平行金属板,应满足条件
(1分)
联列解得 (1分)*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约为2Ω)
B.电压表V1(0~2V,内阻RV1=4000Ω)
C.电压表V2(0~2V,内阻RV2约为3500Ω)
D.电流表A(0~3A,内阻0.1Ω)
E.电阻箱R1(0~9999Ω)
F.滑动变阻器R2(0~200Ω,lA)
G.电键和导线若干
该小组根据以上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实验步骤:
a.闭合电键S1和S2,记下V1的读数U1,
b.闭合电键S1,断开S2,记下V1的读数U'1和V2的读数U2.
请你根据步骤记录的物理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写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表达式:E=
U1U2 |
U1-U1′ |
U1U2 |
U1-U1′ |
U2 |
U1-U1′ |
U2 |
U1-U1′ |
(2)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请你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并设计出另一种测量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案,在右边实线方框1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如果要求用图象法处理你设计的实验的数据,并能根据图象较直观地求出电动势和内阻,则较适合的函数表达式是
1 |
U |
r |
E |
1 |
R |
1 |
E |
1 |
U |
r |
E |
1 |
R |
1 |
E |
请你在虚方框2中画出此表达式对应的大致图象.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2Ω)
B.电压表V1 (0~2V,内阻RV1=4000Ω)
C.电压表V2(0~2V,内阻RV2约为3500Ω)
D.电流表A(0~3A,内阻RA=0.1Ω)
E.电阻箱R1(0~999.9Ω)
F.滑动变阻器R1(0~200Ω,1A)
G.开关和导线若干
该小组根据以上试验器材试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该小组的同学已经根据实验电路在图中完成了部分导线的连接,请你在实物接线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
(2)该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电路进行以下的实验操作:
a.闭合开S1和S2,记下此时V1的读数U1
b.闭合开S1,断开开关S2,记下此时V1的读数U1′和V2的读数U2
请你根据实验记录的物理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写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表达式,E=
U1U2 |
U1-U′1 |
U1U2 |
U1-U′1 |
U2 |
U1-U′1 |
U2 |
U1-U′1 |
(3)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请你选择合适的试验器材,并设计出另一种测量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案,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约为2Ω)
B.电压表V1(0~2V,内阻RV1=4000Ω)
C.电压表V2(0~2V,内阻RV2约为3500Ω)
D.电流表A(0~3A,内阻0.1Ω)
E.电阻箱R1(0~9999Ω)
F.滑动变阻器R2(0~200Ω,lA)
G.电键和导线若干
该小组根据以上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实验步骤:
a.闭合电键S1和S2,记下V1的读数U1,
b.闭合电键S1,断开S2,记下V1的读数U'1和V2的读数U2.
请你根据步骤记录的物理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写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表达式:E=______. r=______.
(2)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请你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并设计出另一种测量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案,在右边实线方框1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如果要求用图象法处理你设计的实验的数据,并能根据图象较直观地求出电动势和内阻,则较适合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
请你在虚方框2中画出此表达式对应的大致图象.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约为2Ω)
B.电压表V1(0~2V,内阻RV1=4000Ω)
C.电压表V2(0~2V,内阻RV2约为3500Ω)
D.电流表A(0~3A,内阻0.1Ω)
E.电阻箱R1(0~9999Ω)
F.滑动变阻器R2(0~200Ω,lA)
G.电键和导线若干
该小组根据以上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实验步骤:
a.闭合电键S1和S2,记下V1的读数U1,
b.闭合电键S1,断开S2,记下V1的读数U'1和V2的读数U2.
请你根据步骤记录的物理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写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表达式:E=______. r=______.
(2)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请你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并设计出另一种测量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案,在右边实线方框1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如果要求用图象法处理你设计的实验的数据,并能根据图象较直观地求出电动势和内阻,则较适合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
请你在虚方框2中画出此表达式对应的大致图象.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1Ω;
电压表V2,量程5V,内阻为5kΩ;
定值电阻R1,阻值30Ω;
定值电阻R2,阻值3k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5A;
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0.5Ω;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首先,一位同学先用多用电表欧姆档粗测V1的内阻时,先将选择开关旋至“×10”挡处,进行调零,然后测量,结果指针指在刻度值为“100到500之间”,为了使测量更准确些,他应该将选择开关旋至
(2)请参照这位同学的测量结果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好),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代号;
(3)由上问写出V1内阻RV的表达式
R | V |
| ||||
|
R | V |
| ||||
|
R | V |
| ||||
|
R | V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