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并说明瓶A中的气体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为了测出气体的压强系数,需要把图所示的状况,说明这样调节的目的是什么. (3)写出计算压强系数γ的公式;从各图中读取所需的数据后,逐个写出公式中各量的数值;算出γ的数值. 答案:(3) 1965年答案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467064[举报]
下图(一)为某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二)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二)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一)中①和④分别表示的细胞器是 。
(2)图(二)的a—h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 ],它的骨架是 。
(3)图(二)的a—h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 ),c结构上的⑥是
(4)若图(一)是浆细胞,其分泌物是 ,与其他没有分泌功
能的细胞相比较,浆细胞在图(二)的a—h中,数目一定较多的细胞器是
[ ] (除c以外)。
(5)图(二)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 )
(6)如果图(一)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是否会出现g
的现象?__________,原因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为验证小灯泡(点光源)光能的球面散射规律并测定其发光效率,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一小灯泡接入电路,使之正常发光,在灯泡灯丝的同一水平面、正对光线方向距灯泡d处放一个光强探头,以测定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光能值,光强用I来表示。若测得多组数据,并分别在I-d,I-d-1和I-d-2三个坐标平面内得到对应的点,如图乙所示。
(1)比较图乙三图可知:能将I表示为线性关系的图是_______,表达式为I=___________。
(2)在与光源等距的各点,认为光源向各方向发出的光强大小几乎相等,依点光源光能向周围空间360°球面均匀散射的物理模型,则光源的发光功率P0与光强I、d的关系式为________。
(3)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则灯泡的电一光转换效率可表示为η=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关于“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砂桶及沙的总质量m和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
(2)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砂桶及沙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应该做匀速直线运动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3)当保持力F不变时,为了更直接地反映小车与砝码的加速度a与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a-1/M关系图象表示出来.如果a-1/M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4)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a-F图象,图象表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是
(5)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象如图 (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较其大小.
(6)如图(c)是该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打点频率50Hz.O点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E、F、G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AB=11.0cm、BC=14.0cm、CD=17.0cm、DE=20.0cm、EF=23.0cm、FG=26.0cm,根据以上数据进行计算.物体的加速度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实验中砂桶及沙的总质量m和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
m<<M
m<<M
,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低
低
压交流
交流
电源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0.02
s.(2)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BC
BC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砂桶及沙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应该做匀速直线运动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3)当保持力F不变时,为了更直接地反映小车与砝码的加速度a与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a-1/M关系图象表示出来.如果a-1/M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a与M 成反比
a与M 成反比
.(4)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a-F图象,图象表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是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彻底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彻底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将木板倾斜平衡摩擦力或将倾角调大一些
将木板倾斜平衡摩擦力或将倾角调大一些
(5)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象如图 (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较其大小.
质量,丙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质量,丙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6)如图(c)是该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打点频率50Hz.O点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E、F、G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AB=11.0cm、BC=14.0cm、CD=17.0cm、DE=20.0cm、EF=23.0cm、FG=26.0cm,根据以上数据进行计算.物体的加速度是
3.0
3.0
m/s2,打F点时的速度是2.45
2.45
m/s.(1)某同学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实验时得出如图1所示的结果(图中F′与O共线),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 是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 是F1和F2合力的实验值,需要进行比较的是 与 ,通过本实验可验证 .
(2)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实验中,用A、B两只弹簧秤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这时AO、BO间夹角∠AOB<90°,如图2所示,现改变弹簧秤A的拉力方向,使α角减小,但不改变它的拉力大小,那么要使结点仍被拉到O点,就应调节弹簧秤B拉力的大小及β角,在下列调整方法中,哪些是可行的
(A)增大B的拉力,增大β角 (B)增大B的拉力,β角不变
(C)增大B的拉力,减小β角 (D)B的拉力大小不变,增大β角.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实验中,用A、B两只弹簧秤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这时AO、BO间夹角∠AOB<90°,如图2所示,现改变弹簧秤A的拉力方向,使α角减小,但不改变它的拉力大小,那么要使结点仍被拉到O点,就应调节弹簧秤B拉力的大小及β角,在下列调整方法中,哪些是可行的
(A)增大B的拉力,增大β角 (B)增大B的拉力,β角不变
(C)增大B的拉力,减小β角 (D)B的拉力大小不变,增大β角.
在“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
A.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同样长度;
C.记下两个测力计F1和F2的读数,并且记录它们的方向;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O,并记下此位置,如图所示;
E.记下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比例作出这个力的图示,比较这个实测合力F′和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近;
F.用刻度尺测量出P、O之间的距离并记录;
G.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从实验得出结论.
(1)上述实验步骤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步骤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正确的操作应为 .
(2)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个步骤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3)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 (填选项前的字母).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A.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同样长度;
C.记下两个测力计F1和F2的读数,并且记录它们的方向;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O,并记下此位置,如图所示;
E.记下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比例作出这个力的图示,比较这个实测合力F′和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近;
F.用刻度尺测量出P、O之间的距离并记录;
G.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从实验得出结论.
(1)上述实验步骤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步骤是
(2)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个步骤是
(3)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