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447114[举报]
(1)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①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需要的器材(除学生电源外)还有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③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两个光滑导轨分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与两个相同小车后部相连的刹车线穿过导轨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控制两小车同时起动和同时制动(图中未画).实验中可通过增减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通过增减放置在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
①请根据实验要求将表中写有“空格”处的相应数据计算出并填写在横线上:
空格1: 、空格2: 、空格3: 、空格4: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代替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③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④根据第二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需要的器材(除学生电源外)还有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③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两个光滑导轨分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与两个相同小车后部相连的刹车线穿过导轨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控制两小车同时起动和同时制动(图中未画).实验中可通过增减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通过增减放置在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
次数 | 小车 | 拉力(N) | 质量(g) | 位移(cm) | 拉力 比值(F甲:F乙) |
质量 比值(m甲:m乙) |
位移 比值(x甲:x乙) |
加速度 比值(a甲:a乙) |
1 | 甲 | 0.1 | 200 | 22.3 | 0.50 | 1 | 空格1 | 空格2 |
乙 | 0.2 | 200 | 43.5 | |||||
2 | 甲 | 0.2 | 200 | 40.2 | 1 | 0.50 | 空格3 | 空格4 |
乙 | 0.2 | 400 | 19.5 |
空格1: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代替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③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④根据第二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奥运祥云火炬的燃烧系统由燃气煤(内有液态丙烷),稳压装置和燃烧器三部分组成,当稳压阀打开以后,燃气以气态形式从气罐里出来,经过稳压阀后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要对外做功
B.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分子的分子热能减少
C.燃气在燃烧后释放在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很容易被回收再利用
D.若将两个丙烷气体分子从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①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需要的器材(除学生电源外)还有______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③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部分进行测量.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两个光滑导轨分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与两个相同小车后部相连的刹车线穿过导轨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控制两小车同时起动和同时制动(图中未画).实验中可通过增减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通过增减放置在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
①请根据实验要求将表中写有“空格”处的相应数据计算出并填写在横线上:
空格1:______、空格2:______、空格3:______、空格4:______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代替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③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④根据第二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需要的器材(除学生电源外)还有______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③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部分进行测量.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两个光滑导轨分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与两个相同小车后部相连的刹车线穿过导轨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控制两小车同时起动和同时制动(图中未画).实验中可通过增减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通过增减放置在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
次数 | 小车 | 拉力(N) | 质量(g) | 位移(cm) | 拉力 比值(F甲:F乙) | 质量 比值(m甲:m乙) | 位移 比值(x甲:x乙) | 加速度 比值(a甲:a乙) |
1 | 甲 | 0.1 | 200 | 22.3 | 0.50 | 1 | 空格1 | 空格2 |
乙 | 0.2 | 200 | 43.5 | |||||
2 | 甲 | 0.2 | 200 | 40.2 | 1 | 0.50 | 空格3 | 空格4 |
乙 | 0.2 | 400 | 19.5 |
空格1:______、空格2:______、空格3:______、空格4:______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代替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③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④根据第二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①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需要的器材(除学生电源外)还有______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③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部分进行测量.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两个光滑导轨分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与两个相同小车后部相连的刹车线穿过导轨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控制两小车同时起动和同时制动(图中未画).实验中可通过增减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通过增减放置在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
①请根据实验要求将表中写有“空格”处的相应数据计算出并填写在横线上:
空格1:______、空格2:______、空格3:______、空格4:______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代替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③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④根据第二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需要的器材(除学生电源外)还有______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③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部分进行测量.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两个光滑导轨分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与两个相同小车后部相连的刹车线穿过导轨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控制两小车同时起动和同时制动(图中未画).实验中可通过增减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通过增减放置在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
次数 | 小车 | 拉力(N) | 质量(g) | 位移(cm) | 拉力 比值(F甲:F乙) |
质量 比值(m甲:m乙) |
位移 比值(x甲:x乙) |
加速度 比值(a甲:a乙) |
1 | 甲 | 0.1 | 200 | 22.3 | 0.50 | 1 | 空格1 | 空格2 |
乙 | 0.2 | 200 | 43.5 | |||||
2 | 甲 | 0.2 | 200 | 40.2 | 1 | 0.50 | 空格3 | 空格4 |
乙 | 0.2 | 400 | 19.5 |
空格1:______、空格2:______、空格3:______、空格4:______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代替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③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④根据第二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