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教学设计 1.情境设置生活化. 本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初.高中教学的衔接.让学生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 .引入材料源于历史.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意在营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2.问题探究活动化. 教学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给学生想的时间.说的机会以及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通过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共享学习成果.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之间不断合作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严谨性. 3.辨析质疑结构化. 在理解公式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短.平.快 填空练习.通过总结.辨析和反思.强化了公式的结构特征.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模块.优化知识体系. 4.思路拓广数学化. 从整理知识提升到强化方法.由课内巩固延伸到课外思考.变“知识本位 为“学生本位 .使数学学习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思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6.作业布置弹性化. 通过布置弹性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备用 南北朝时.张丘建始创等差数列求和解法.他在里给出了几个等差数列问题. 例如:“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以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几何? 原书的解法是:“并初.末日织布数.半之.余以乘织讫日数.即得. 再如:“今有女子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以同数递增.初日织五尺.计织三十日.共织九匹三丈.问日增几何?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440139[举报]
从某学校高三年级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测量身高,据测量被抽取的学生的身高全部介于155cm和195cm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155,160).第二组[160,165);…第八组[190,195],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条形图.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8/40/a904973e.png)
(1)根据已知条件填写下面表格:
(2)估计这所学校高三年级800名学生中身高在180cm以上(含180cm)的人数;
(3)在样本中,若第二组有1人为男生,其余为女生,第七组有1人为女生,其余为男生,在第二组和第七组中各选一名同学组成实验小组,问:实验小组中恰为一男一女的概率是多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8/40/a904973e.png)
(1)根据已知条件填写下面表格:
组 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样本数 |
(3)在样本中,若第二组有1人为男生,其余为女生,第七组有1人为女生,其余为男生,在第二组和第七组中各选一名同学组成实验小组,问:实验小组中恰为一男一女的概率是多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1/111/b78edf6a.png)
(Ⅰ)根据已知条件填写下列表格:
组 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样本数 |
13、2010年上海世博会某国将展出5件艺术作品,其中不同书法作品2件、不同绘画作品2件、标志性建筑设计1件,在展台上将这5件作品排成一排,要求2件书法作品必须相邻,2件绘画作品不能相邻,则该国展出这5件作品不同的方案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4
种.(用数字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