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2.(兴化市2008-2009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如图所示.A.B.O.C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四点.其中A.B.O沿同一竖直线.B.C同在以O为圆心的圆周上.沿AC方向固定有一光滑绝缘细杆L.在O点固定放置一带负电的小球.现有两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正电的小球a.b.先将小球a穿在细杆上.让其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杆下滑.后使 b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各带电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C点.小球a做匀加速运动 B.小球a在C点的动能大于小球b在B点的动能 C.从A点到C点.小球a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但机械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 D.小球a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大于小球b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答案:BC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419271[举报]
(2008?福建模拟)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10”档测量某一电阻的阻值时,按正确的步骤操作得到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
(I)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他接着按以下操作步骤继续完成测量:
①把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
②把红、黑表笔分别与被测量电阻的两端接触,根据所选的欧姆档的倍率和电表指针的位置读出被测电阻的阻值;
③把选择开关置于“OFF”档.
(2)上述测量步骤中存在的重大遗漏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I)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他接着按以下操作步骤继续完成测量:
①把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
1
1
档;②把红、黑表笔分别与被测量电阻的两端接触,根据所选的欧姆档的倍率和电表指针的位置读出被测电阻的阻值;
③把选择开关置于“OFF”档.
(2)上述测量步骤中存在的重大遗漏是
重新调零
重新调零
.(2008?佛山一模)在游乐园坐过山车是一项惊险、刺激的游戏.据《新安晚报》报道,2007年12月31日下午3时许,安徽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游乐园的过山车因大风发生故障突然停止,16位游客悬空10多分钟后被安全解救,事故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游乐园“翻滚过山车”的物理原理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斜槽轨道AB、EF与半径R=0.4m的竖直圆轨道(圆心为O)相连,AB、EF分别与圆O相切于B、E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斜轨AB倾角为37°.质量为m=0.1kg的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先后经B、C、D、E到F点落入小框.(整个装置的轨道均光滑,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在光滑斜轨AB上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要使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A点距离最低点的竖直高度h至少多高?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小球在光滑斜轨AB上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要使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A点距离最低点的竖直高度h至少多高?
(2008?东莞模拟)如图(a)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相距为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上端通过导线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阻值为r的金属棒ab放在两导轨上,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处在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磁场中,若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恒为B,使金属棒沿导轨由静止向下运动,金属棒运动的v-t图象如图(b)所示,当t=t0时刻,物体下滑距离为s.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导轨电阻忽略不计.试求:
(1)金属棒ab匀速运动时电流强度I的大小和方向;
(2)导体棒质量m;
(3)在t0时间内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金属棒ab匀速运动时电流强度I的大小和方向;
(2)导体棒质量m;
(3)在t0时间内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
(2008?福建模拟)几位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来测定重力加速度g.他们按正确的步骤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他们提出如下三种处理纸带
(打点时间间隔均为T)数据求重力加速度g的方案.
方案一:在纸带上,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的0、1、2、…6点所示,测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6.则重力加速度g=
;
方案二:按方案一所编列的计数点.如图丙所示测出1、2、…6各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h1、h2、…h6,并求出打下1、2、…5各计数点时重锤的速度υ1、υ2、…υ5,以υ2为纵坐标,h为横坐标,作出υ2一h图线,求得该图线的斜率为k1.则重力加速度g=
k1
k1.
方案三:由方案二所测得的h1、h2、…h6,分别计算h1、h2、…h6与对应的运动时间t(从0计数点算起的时间)的比值
、
、…
,并以
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作出
-t图线,求得该图线斜率为后k2.则重力加速度g=
就方案二、三运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何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打点时间间隔均为T)数据求重力加速度g的方案.
方案一:在纸带上,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的0、1、2、…6点所示,测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6.则重力加速度g=
s4+s5+s6-s1-s2-s3 |
9T2 |
s4+s5+s6-s1-s2-s3 |
9T2 |
方案二:按方案一所编列的计数点.如图丙所示测出1、2、…6各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h1、h2、…h6,并求出打下1、2、…5各计数点时重锤的速度υ1、υ2、…υ5,以υ2为纵坐标,h为横坐标,作出υ2一h图线,求得该图线的斜率为k1.则重力加速度g=
1 |
2 |
1 |
2 |
方案三:由方案二所测得的h1、h2、…h6,分别计算h1、h2、…h6与对应的运动时间t(从0计数点算起的时间)的比值
h1 |
t1 |
h2 |
t2 |
h6 |
t6 |
h |
t |
h |
t |
2k2
2k2
.就方案二、三运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何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能减少偶然误差
能减少偶然误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