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31646[举报]
评分说明:
1.试题的参考解答是用来说明评分标准的,考生如用其他方法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情况,参照评分标准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物理计算题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给分;只写出一般公式,但未能与试题所给的具体条联系的,不给分。
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给分。
第I卷
第I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一、选择题:选对的得6分,选错或未选的得0分。
1.C 2.B 3.A 4.C 5.D 6.D 7.D 8.B 9.A
10.C 11.C 12.B
二、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未选的得0分。
13.A 14.B 15.C 16.AC 17.B 18.AD
第Ⅱ卷
第Ⅱ卷必考部分共9题,共157分。
19.(18分)
(1)① BDE
②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或测定动摩擦因数;
探究物体运动速度随运动时间变化规律或研究匀变速运动规律;
探究物理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等。
(2)①图线如右图所示
均可)
②电路图选C
电流表选
变阻器选
20.(15分)
解:(1)人从点跑到
点所用时间为:
汽车从A至B,有:
代入数据解得:
21.(19分)
解:(1)运动员离开平台后从A至B在竖直方向有:
①
在B点有:
②
由①②得:
③
(2)运动员从A至C过程有:
④
运动员从C至D过程有:
⑤
由③④⑤解得:
其他正确解法同样给分
22.(20分)
解:(1)当平行金属板、
间不加电压时,设粒子以速度
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
点,轨迹半径为
,有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动能定理有
得:带电粒子的比荷
(2)设进入磁场时粒子速度为,它的方向与
的夹角为
,其射入磁场时的入射点和打到感光片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有:
由几何关系得:
即与
无关,为定值。
则带电粒子在平行金属板、
间的最大偏移量
, 对应的偏转电压
由功能关系可知偏移量最大的带电粒子离开平行金属板、
时有最大动能
,
由动能定理
解得
同理,时刻进入平行金属板
、
间的带电粒子离开平行金属板时有最小动能
,则:
故:
23.(15分)
(1)
(2)(或
(3)(熔融)
(4) 3
(5)(1)+
24.(15分)
(1)
(2)确保碳酸氢钠完全分解,减少测定误差(或其他合理答案)
(3)洗涤
(4)(或其他合理答案)
(5)偏高
(6)浓硫酸
(7)将B、C装置中的全部驱入D装置的碱石灰中,减小实验误差
25.(15分)
(1)减小;0.0003
(2)
(3)① ; ②
;③增大;不变
26.(25分)
I.(15分)
(1)(酒精)+
+少量能量
(2)脱落酸
(3)酶的活性 细胞呼吸释放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
(4)增多
(5)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度、浓度、水肥管理、病虫害、杂草等(答出2项即可)
Ⅱ.(10分)
(1)取样器取样
(2)群落
竞争、寄生、捕食、互利共生
(3)间接
(4)负反馈调节
27.(15分)
(1)X、Ⅱ、Ⅲ、Ⅳ或Y、Ⅱ、Ⅲ、Ⅳ (答全得3分,不全不得分。“或”不能写成“和”)
(2)或
分离
(3)、
二
第Ⅱ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其中,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8、29题都作答,则按第28题计分,若第30、31题都作答,则按第30题计分;第32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
28.(12分)
(1)④ (2)②
29.(12分)
(1)② (2)①
30.(13分)
(1)3
(2)C
(3)① 离子键;氢键
②
(4)的
大于
的
,所以
再失去一个电子比
更难,原因是
属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结构。
31.(13分)
(1)
(2)CD
(3)2:2
(4)
(5)
32.(10分)
(1)构件基因表达载体
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抗原-抗体杂交
(2)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若滑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求:滑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
(2)问题(1)中的滑块,从高点沿弧形槽再滑回B端时,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多大?
(3)若拉力F作用一段距离后撤去,滑块到达光滑曲面某一高度而下滑时,以a、b两轮以 角速度ω=15rad/s顺时针转动,为使滑块能在b轮最高点C离开传送带飞出,则拉力F作用的最短距离需多大?

水平传送带距地面高h=0.8m,B、C为光滑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圆弧半径R=1.0m,圆弧对应圆心角θ=106°,斜面CD与圆弧相切与C点。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点
,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水平抛出,物块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圆孤轨道下滑。且物块离开C点恰能无碰撞的沿固定斜面向上运动,经0.8s恰到达D点,物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
(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
(1)小物块离开A点的水平初速度v1
(2)小物块经过最低点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斜面上CD间的距离。

2mg |
q |
(1)小环在第一次通过轨道最高点A时速度vA的大小;
(2)小环在第一次通过轨道最高点A时受到轨道压力?
(3)若从C点释放小环的同时,在区域Ⅱ再另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电场,其场强大小为E′=
mg |
q |
(18分)如图的环状轨道处于竖直面内,它由半径分别为R和2R的两个半圆轨道、半径为R的两个四分之一圆轨道和两根长度分别为2R和4R的直轨道平滑连接而成.以水平线MN和PQ为界,空间分为三个区域,区域Ⅰ和区域Ⅲ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环穿在轨道内,它与两根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而轨道的圆弧形部分均光滑.将小环在较长的直轨道CD下端的C点无初速释放(已知区域Ⅰ和Ⅱ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环在第一次通过轨道最高点A时的速度vA的大小;
(2)小环在第一次通过轨道最高点A时受到轨道的压力FN的大小;
(3)若从C点释放小环的同时,在区域Ⅱ再另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电场,其场强大小为,则小环在两根直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多大?
如图的环状轨道处于竖直面内,它由半径分别为R和2R的两个半圆轨道、半径为R的两个四分之一圆轨道和两根长度分别为2R和4R的直轨道平滑连接而成.以水平线MN和PQ为界,空间分为三个区域,区域Ⅰ和区域Ⅲ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环穿在轨道内,它与两根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而轨道的圆弧形部分均光滑.将小环在较长的直轨道CD下端的C点无初速释放(已知区域Ⅰ和Ⅱ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环在第一次通过轨道最高点A时的速度vA的大小;
(2)小环在第一次通过轨道最高点A时受到轨道的压力FN的大小;
(3)若从C点释放小环的同时,在区域Ⅱ再另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电场,其场强大小为,则小环在两根直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