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14063[举报]
一.选择题
1.C
2.D
3.BD
4.D
5.C
6.D
7.B
8.A
9. AD
10.AD
二.实验题
11.(1)如图所示(5分)
(2)9.95(9.90---9.99范围内均给分)(5分)
12.(1)ADCBE(2分)
(2)1.735(3分)
(3)576.9 (577同样给分)(3分)
三.计算题(52分)
13.(18分)参考解答:
电子穿过电容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 ① (1分)
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 (2分)
v⊥=at ③ (1分)
a= ④ (2分)
电子穿过平行板电容器时,速度方向偏转θ角, tanθ= ⑤ (2分)
电子打在荧光屏上偏离中心O的位移,y=y1+s?tanθ (2分)
由上述①~⑥方程得:y=(1+)y1
当y1=d/2时,代入数据求得:y=
故使电子打在荧光屏上,应满足y≤阶段 (1分)
联立①~⑦方程,
代入数据求得,A、B间电压U≤25V (2分)
⑴当UAB=25V时,
代入数据得:R3=900Ω (1分)
⑵当UBA=25V时,
代入数据得:R3=100Ω (1分)
综述: 100Ω≤R3 ≤900Ω (2分)
14.(16分)参考解答:
⑴设每个人对夯锤施加的力用F表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⑴
施力过程中夯锤上升的高度为h1,松手时夯锤获得的速度为v,松手后夯锤能上升的高度为h2,夯锤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根据运动规律有:
……………………………………………………………⑵
…………………………………………………………………⑶
………………………………………………………………⑷
……………………………………………………………⑸
代入数值后可解得: ………………………………………………⑹
⑵设夯锤与地面撞击的过程中,地面对夯锤的平均作用力为N,研究夯锤从最高点至落到地面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
……………………………………………⑺
将Δh=0.02及第⑴问所得结果代入上式可得:
N=2.33×104N …………………………………………⑻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此即等于夯锤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
本题满分16分,每式2分。注:其它解法结果正确同样给分。
15.(20分)参考解答:
(1)木箱在水平恒力和滑动摩擦力f1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金属块在光滑木箱上表面处于静止,直到木箱向前前进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a1=(F―f1)/M =
木箱滑行=2s (2分)
金属块滑落后,木箱在水平恒力和滑动摩擦力f2 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s,加速度为a2,滑动摩擦力f2=μMg= 5 N (1分)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a2=(F―f2)/M =
2s末木箱的速度为v1=a1t1=
第3s内的位移s2=v1t2+=
3s末木箱的速度为v2= v1+a2t2
=
撤去力F后,木箱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3= ―μg =―
此过程的位移S3= =
因此木箱停止后,小金属块落地点距木箱左边沿的水平距离 S=S2=S3=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6/39/998f4a0f.png)
①实验时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
②接着测量了摆线的长度l,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③某小组改变摆线长度l,测得了多组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甲同学把摆线长l作为摆长,直接利用公式求出各组重力加速度值再求出平均值;乙同学作出周期的平方(T2)与摆线长l的图象后求出斜率,然后算出重力加速度.两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是:甲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实验时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_____mm。
②接着测量了摆线的长度,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用题目所给物理量表示)
③某小组改变摆线长度,测得了多组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甲同学把摆线长
作为摆长,直接利用公式求出各组重力加速度值再求出平均值;乙同学作出周期的平方(
)与摆线长
的图象后求出斜率,然后算出重力加速度。两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是:甲_____,乙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实验时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_____mm。
②接着测量了摆线的长度,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用题目所给物理量表示)
③某小组改变摆线长度,测得了多组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甲同学把摆线长
作为摆长,直接利用公式求出各组重力加速度值再求出平均值;乙同学作出周期的平方(
)与摆线长
的图象后求出斜率,然后算出重力加速度。两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是:甲_____,乙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07197785131.png)
①实验时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_____mm。
②接着测量了摆线的长度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0719794280.png)
③某小组改变摆线长度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0719794280.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0719794280.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0719856364.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0719794280.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8/117/54b49b45.png)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摆长时应将摆球取下后再测量
B.摆球应选用半径约2cm的木球
C.实验中应控制摆角不大于10°是为了减小系统误差
D.实验中只要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可知道单摆振动的周期
(2)测周期时,当摆球经过
(3)一组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定了6组摆长L和周期T的对应值.为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同学们提出了4种不同方法.你认为以下4种方法中,不合理的有
A.从测定的6组数据中任意选取1组,用公式g=4π2L/T 2求出g作为测量值
B.求出L的平均值
. |
L |
. |
T |
. |
L |
. |
T |
C.用6组L、T值,用g=4π2L/T2求出6个g,再求这6个g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D.在坐标纸上作出T 2-L图象,从图象中计算出图线斜率K,根据g=4π2/K求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