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⑦⑧⑨⑩得 ⑾1分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261995[举报]
[1]如图1所示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个小钢球的直径的示数,此读数应是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 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72/1558cbd3.png)
[3]将满偏电流Ig=300μ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
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
(1)利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
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 ):先闭合S1,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2,保持R不变,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读出此时R′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
(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
(3)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72/2983fd18.png)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8.600mm
8.600mm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 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7.62
7.62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7.56
7.56
J.(取三位有效数字)![](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72/1558cbd3.png)
[3]将满偏电流Ig=300μ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72/f2729c1b.png)
(1)利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72/f2729c1b.png)
2 | 3 |
400
400
Ω.(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
串联
串联
(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0=9900
9900
Ω的电阻.(3)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72/2983fd18.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1/11/29badfee.png)
(1)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
①实验操作:
接通电源
接通电源
,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实验结束关闭电源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
.②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10(b)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2.60cm,S2=4.14cm,S3=5.69cm,S4=7.22cm,S5=8.75cm,S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s4+s5+s6)-(s1+s2+s3) |
9T2 |
(s4+s5+s6)-(s1+s2+s3) |
9T2 |
9.60
9.60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1/11/543d4994.png)
(2)该同学从实验结果发现,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小,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之差,请你提出一个有效的改进方法:
将钩码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或者实验过程中让钩码下落时纸带尽量减小摩擦
将钩码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或者实验过程中让钩码下落时纸带尽量减小摩擦
.[2]、(7分)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1)目的是验证两个共点力合成时遵循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法则.实验时已提供的器材有:方木板、白纸、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多个)还缺少的必要的器材是:弹簧秤(两只)、铅笔
弹簧秤(两只)、铅笔
.(2)在互成角度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某学生有如下操作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将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DBCAFE
DBCAFE
.A.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记下弹簧秤读数F和细绳方向.
B.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在橡皮条另一端栓上两根细绳套(此端交点称为结点).
C.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个互成角度的细绳套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到一定长度,在白纸上记下结点位置O,同时记下两个弹簧秤读数F1、F2和两根细绳方向.
D.把白纸钉在木板上.
E.改变F1、F2的大小和方向,重作两次实验.
F.用同一比例图示F1、F2和F,作图求出F1和F2合力F',比较F和F'得出实验结论.
由于实验室中矩形玻璃砖的数量不够,部分同学需改用半圆形玻璃砖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把步骤填写完整并回答注意问题.
图
(1)A.如图
B.过O点画一线段OA,在OA上垂直地插两枚大头针P1、P2
C.放上玻璃砖,使O点正好处于圆心的位置
D.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________的像完全被________挡住
E.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一大头针P3,使_________挡住_________的像
F.标出P3的位置
G.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连接OP3,作过O点与ab垂直的直线MN
H.用量角器量出∠MOA和∠NOB两角的大小.根据光路可逆性,当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砖时,∠NOB为入射角,记为i,∠MOA为折射角,记为r
Ⅰ.代入折射定律,得到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
(2)为保证实验成功:∠MOA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