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2.ACD ,D,,将电键断开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86083[举报]
解析 以A小球为研究对象有:TAcos θ1=mAg,TA sin θ1=FBA,以B小球为研究对象有:TBcos θ2=mBg,TBsin θ2=FAB,且FAB=FBA、因θ1>θ2,故TB>TA,而cos θ2>cos θ1,故mB>mA,选项A正确.因A、B两球摆到最低点时:A小球下降的高度hA大于B小球下降的高度hB.由mv2=mgh有v=
,所以vA>vB,故选项C正确.由库仑定律FAB=
,故无法确定qA和qB的大小,选项B错误.EkA=
mAv
=mAgLA(1-cos θ1)=FABLA
=FABLAcos θ1tan
,同理:EkB=FABLBcos θ2tan
,LAcos θ1=LBcos θ2,又θ1>θ2,所以tan
>tan
,即EkA>EkB,故选项D正确.
答案 ACD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0/152/957a163e.png)
①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
②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研的关系,往往用a-
关系图象表示出来.如果a-
去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物体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某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小车通过计数点2时的速度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0/152/957a163e.png)
①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
小车的质量
小车的质量
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车的合外力
小车的合外力
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②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研的关系,往往用a-
1 |
m |
1 |
m |
成反比
成反比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某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小车通过计数点2时的速度为
0.39
0.39
m/s,小车的加速度为0.6
0.6
m/s2.开发利用太阳能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光电池就是一种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课堂上老师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某种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总电流I的关系.图中R0为已知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都视为理想电表.
(1)课堂上老师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该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闭合电路的U-I曲线如图所示.则在此强主度的光照下,该光电池的电动势约为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7/64/c6860d88.png)
(2)班上某同学利用该电路,减小照射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得该闭合电路的U、I数据如下列表格所示.请你在如图所示的U-I坐标图上描写,并用平滑的曲线再把你所描的点连接起来.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某值时,该同学测得的路端电压约为2.0V,则与该铁端电压对应的电源内阻约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课堂上老师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该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闭合电路的U-I曲线如图所示.则在此强主度的光照下,该光电池的电动势约为
2.65
2.65
V.![](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7/64/c6860d88.png)
(2)班上某同学利用该电路,减小照射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得该闭合电路的U、I数据如下列表格所示.请你在如图所示的U-I坐标图上描写,并用平滑的曲线再把你所描的点连接起来.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某值时,该同学测得的路端电压约为2.0V,则与该铁端电压对应的电源内阻约为
1.0×104
1.0×104
Ω.U/V | 0.2 | 0.5 | 1.0 | 1.5 | 2.0 | 2.4 |
I/μA | 100 | 98 | 90 | 75 | 50 | 15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0/3/c97d515c.png)
测量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弹力大小F/N | 0 | 0.49 | 0.98 | 1.47 | 1.96 | 2.45 |
弹簧总长x/cm | 6 | 7.16 | 8.34 | 9.48 | 10.85 | 11.75 |
(2)图线跟x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
表示弹簧的原长
表示弹簧的原长
.(3)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42N/m
42N/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有如下一些步骤
A.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观察指针所指位置,测出弹簧的伸长x1
B.将弹簧固定悬挂在金属横杆上,将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弹簧旁,观察弹簧指针所指位置,并记下该位置
C.在坐标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F为纵坐标、x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数据,选定两坐标轴适当的标度
D.将各组实验数据在平面坐标上进行描点,观察点的分布与走势,用平滑曲线作出反映F和x对应规律的图象
E.将铁架台放在水平实验桌上,将金属横杆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
F.给弹簧下端挂上两个钩码、三个钩码…,分别观察指针所指的位置,测出对应的伸长x2、x3…
G.根据图象和数据做出结论并整理仪器
实验中合理实验步骤排序为
EBAFCDG
EBAFCD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