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地关系渗入实质内容 为改变人地关系泛泛而论的现状.新大纲将当今世界公认的“可持续发展 战 略贯穿于整个教学进程中.成为贯彻人地关系指导思想的实质内容.充分体现了教育永恒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1-4课题“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从有利与不利两个因素.实事求是地阐明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文贯穿了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点. 5-8课题“人类活动的社会环境 .从积极与消极两个侧面.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 的影响.全文贯穿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住区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最终使经 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三同步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统一 .使我们步入具有中国 特色的治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9-10课题.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行动.属于全书内容的总结与升华.大纲从 时.空两个维度加以阐述.空间维――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四大问题都是全球性问题.要求立足于中国. 放眼于世界.清醒地认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感和责任感.从个人――家庭――地区――国家――全球观 念通力合作.积极行动.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时间维――9-10 课题有两个“发展 交融在一起:①传统的 经济发展观向当今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演变,②“人地关系 思想的历史发展.谈及“发展 大体上可分为三 大历史阶段.有三种指导思想:其一.古代以消极适应自然为特征的“宿命论 .它只强调 人对自然的受动性.或者说人是自然的奴隶.其二.近现代是以人类“无节制开发利用 资源为特征的“征服 论 .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能动性.所谓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其三.当代和未来是以天.地.人协 调发展为特征的“和谐论 .它强调人与自然共存.是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主张人与自然是一个 有机整体.即体现为“自然社会综合体 的天地人巨系统. 可持续发展观点.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主旋律.它对我们大多数教师来说.目前还是陌生的.所以.教 师的知识更新.加强学习是非常迫切的.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6722[举报]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区“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的演变”开展了大量实地调查工作。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首先是在平原、河川地区,一般来讲,只有当人口增长到某一临界值,平原土地资源不足时,才开始向坡地、丘陵、山区发展。下面是他们调查的一些资料数据。
资料1:
表一 六百余年来本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

时间(年)
人口
(×104人)
耕地
(×104hm2)
人均耕地
(hm2/人)
1368
6.693
4.151
0.62
1403
6.661
4.245
0.637
1465
9.497
4.245
0.447
1736
21.599
7.481
0.346
1875
32.724
17.25
0.527
1911
29.157
18.466
0.633
1983
49.86
20.36
0.408
1996
54.63
22.07
0.404
 
资料2:
表二 本地区现有耕地分类状况(×104hm2)
 
水田
水浇地
沟川地
平坡地
缓坡地
陡坡地
急坡地
其他
合计
河川阶地
0.01
0.1
1.12
0.22
0.28
0.01
 
0.37
2.11
丘陵沟壑
 
0.01
0.63
2.4
6.06
1.93
0.29
0.45
11.77
土石山区
 
 
0.41
1.21
2.9
2.26
1.27
0.14
8.19
小  计
0.01
0.11
2.16
3.83
9.24
4.2
1.56
0.96
22.07
 
分析上述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是———————————— (2分)
(2)从地貌类型来看,该地区主要是      ;从耕地类型来看,该地区较为平缓的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沟川地、平坡地、缓坡地)约占整个耕地比重的  %。(2分)
(3)从土地开发的时间来看,该地区开始开垦丘陵陡坡地的时间约为    。(2分)
A.1465~1736年           B.1736~1875年
C.1875~1911年           D.1911~1983年
(4)指出该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并为改变这种局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区“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的演变”开展了大量实地调查工作。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首先是在平原、河川地区,一般来讲,只有当人口增长到某一临界值,平原土地资源不足时,才开始向坡地、丘陵、山区发展。下面是他们调查的一些资料数据。

资料1:

表一 六百余年来本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

时间(年)

人口

(×104人)

耕地

(×104hm2)

人均耕地

(hm2/人)

1368

6.693

4.151

0.62

1403

6.661

4.245

0.637

1465

9.497

4.245

0.447

1736

21.599

7.481

0.346

1875

32.724

17.25

0.527

1911

29.157

18.466

0.633

1983

49.86

20.36

0.408

1996

54.63

22.07

0.404

 

资料2:

表二 本地区现有耕地分类状况(×104hm2)

 

水田

水浇地

沟川地

平坡地

缓坡地

陡坡地

急坡地

其他

合计

河川阶地

0.01

0.1

1.12

0.22

0.28

0.01

 

0.37

2.11

丘陵沟壑

 

0.01

0.63

2.4

6.06

1.93

0.29

0.45

11.77

土石山区

 

 

0.41

1.21

2.9

2.26

1.27

0.14

8.19

小  计

0.01

0.11

2.16

3.83

9.24

4.2

1.56

0.96

22.07

 

分析上述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是———————————— (2分)

(2)从地貌类型来看,该地区主要是      ;从耕地类型来看,该地区较为平缓的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沟川地、平坡地、缓坡地)约占整个耕地比重的  %。(2分)

(3)从土地开发的时间来看,该地区开始开垦丘陵陡坡地的时间约为    。(2分)

A.1465~1736年           B.1736~1875年

C.1875~1911年           D.1911~1983年

(4)指出该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并为改变这种局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3.(11分)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区“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的演变”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工作。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首先是从平原、河川开始,一般来讲,只有当人口增长到某一临界值,平地土地资源不足,才开始向坡地、丘陵、山区发展。下列是他们调查的一些资料数据。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六百年来本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

时间(年)

人口(10万)

耕地(104 km2)

人均耕地(km2/人)

1368

6.693

4.151

0.62

1403

6.661

4.245

0.637

1465

9.497

4.245

0.447

1736

21.599

7.481

0.346

1875

32.724

17.25

0.527

1911

29.157

18.466

0.633

1983

49.86

20.36

0.408

1996

54.63

22.07

0.404

表二 本地区现有耕地分类状况(km2)

 

水田

水浇地

沟川地

平坡地

缓坡地

陡坡地

急坡地

其他

合计

河川

 

 

 

 

 

 

 

 

 

阶地

0.01

0.1

1.12

0.22

0.28

0.01

 

0.37

2.11

丘陵

 

 

 

 

 

 

 

 

 

沟壑

 

0.01

0.63

2.4

6.06

1.93

0.29

0.45

11.77

土石

 

 

 

 

 

 

 

 

 

山区

 

 

0.41

1.21

2.9

2.26

1.27

0.14

8.19

小计

0.01

0.11

2.16

3.83

9.24

4.2

1.56

0.96

22.07

(1)该地区人口与耕地发展的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地貌类型来看,该地区主要类型是__________;从耕地类型来看,该地区较为平缓的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沟川地、平坡地、缓坡地)约占整个耕地比重的______%。

(3)从土地开发的时间来看,该地区开始开垦丘陵陡坡耕地的时间约为(  )

A.1465年~1736年        B.1736年~1875年

C.1875年~1911年        D.1911年~1983年

(4)指出该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并为改变这种局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