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铵盐受热分解的过程是铵根离子中的质子转移给酸根离子的过程.对于相同类型的铵 盐.可以根据上述反应的实质判断其热稳定性.NH4F.NH4Cl.NH4Br.NH4I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其原因是 .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4201[举报]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A

B

D

B

D

B

二、选择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D

C

B

三、填空、简答和计算

16.(1)酒精或氢氧化钠溶液 (2)稀盐酸或稀硝酸 (3)浓盐酸

17.(1)生成淡黄色沉淀 (2)分层,下层橙红色  (3)生成白色沉淀

18. Cl2、Br2、I2、HClO;  KCl、I2; KCl

19.(1) MnO2+ 4HCN Mn(CN)2+(CN)2↑+2H2O(2)(CN)2+2KOH==KCN+ KCNO+ H2O

20.(1)NH4I>NH4Br>NH4Cl>NH4F,因卤素离子中F-结合质子(结合H+)的能力最强,即HF最稳定,而I-结合质子的能力最弱,即HI是不稳定,故卤化铵中NH4F最易分 解,而NH4I的热稳定性最好

21. HCl  MnO2  Cl2  KBr  KCl  Br2 KI  I2  AgBr

22.(1)2I-+Cl====2Cl-+I(2)BD;四氯化碳不溶于水、碘在其中有较好的溶解度、且四氯化碳易挥发;分层,下层为紫红色,上层近于无色。(3) 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液体能流出;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4)蒸馏

23.设参加反应的Cl2的质量为x,

              2NaI+Cl2==2NaCl+I2        m

              300   71    117          300-117

                     x                  150g×15%-17.5g

                                  x=1.94g

       答:有1.94g Cl2参加反应。

24.解:Cl2+2KBr=2KCl+Br2         ∵K+:Cl=2:1

∴KBr过量有剩余且生成的KCl物质的量等于KBr剩余的物质的量。

又∵Br元素10g,则剩余KBr为:

则:KBr剩余0.125mol,生成KCl0.125mol

   (1)V(Cl)2 =   (2)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1?平顶山二模)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是一种常用的日用化学品.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等为原料制备纯碱.实验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向各仪器中加入试剂,打开启普发生器(装置A)活塞,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制备纯碱.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  
.
 
Na2CO3+H2O+CO2
2NaHCO3
  △  
.
 
Na2CO3+H2O+CO2
;实验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装置的锥形瓶中,装有含氨的饱和食盐水,则溶液1应为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溶液2应为
稀硫酸
稀硫酸

(2)实验中,要注意控制二氧化碳的通入速度(以出现能数得清的连续气泡为好)和水浴的温度.实验中不能过快的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化学实验中水浴加热法的优点为
利于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和使其受热均匀
利于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和使其受热均匀

实验时,锥形瓶中产生了NH4HCO3、NaCl、NaHCO3和NH4Cl的混合液.右表是四种化合物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时水浴的温度不能超过
40
40
℃.反应结束,将反应混合液冷却到15℃左右,析出的固体应主要含有
NaHCO3
NaHCO3
(填化学式).
温度 10℃ 20℃ 30℃ 40℃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氢铵 15.8 21.0 27.0 分解
碳酸氢钠 8.1 9.6 11.1 12.7
氯化铵 33.3 37.2 41.4 45.8
(3)饱和食盐水,还可以通过电解过程制取烧碱.制备过程中,烧碱溶液主要在电解池的
极区产生,原因是
该极区氢离子放电,产生出氢氧根离子
该极区氢离子放电,产生出氢氧根离子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