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法指导:画力臂的步骤如下:(1)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并将力的作用线延长.(2)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3)支点到垂足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或用大括号勾出.并用相应字母标明.注意: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26370[举报]
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如图1所示:
下面是他所设计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步骤:
①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
②把钩码挂在杠杆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
③记下两边钩码受到的重力,并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
分别填入实验数据的表格内;
④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做三次实验;
⑤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的数值.
(1)该同学在
(2)下表是小强的实验记录,在这两组数据中,他发现实验有一组数据是错误的.经检查,结果是测量阻力臂时读错了,阻力臂的实际值应为
(3)另一个同学小红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说明这一结论并不正确,请你在图2所示的杠杠B点上画出需要对杠杠施加的力的示意图和这个力的力臂.
(4)如图3所示,绳子OO′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杠杆,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G,在O右侧某点b处挂上钩码.重 物G的质量及a到O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点挂的钩码个数(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到O的距离的关系是图4中哪一幅图.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面是他所设计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步骤:
①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
②把钩码挂在杠杆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
③记下两边钩码受到的重力,并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
分别填入实验数据的表格内;
④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做三次实验;
⑤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的数值.
(1)该同学在
第①
第①
步漏掉了一个重要的步骤.这一步写完整应为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2)下表是小强的实验记录,在这两组数据中,他发现实验有一组数据是错误的.经检查,结果是测量阻力臂时读错了,阻力臂的实际值应为
0.6
0.6
m.实验序号 | 动力F1/N | 动力臂L1/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m |
1 | 2 | 0.3 | 1 | 0.4 |
2 | 1 | 0.4 | 2 | 0.2 |
(4)如图3所示,绳子OO′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杠杆,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G,在O右侧某点b处挂上钩码.重 物G的质量及a到O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点挂的钩码个数(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到O的距离的关系是图4中哪一幅图.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①在实验时,使杠杆在
②若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因此实验前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
③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A处有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一种方法即可),你的方法是:
④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钩码的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⑤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在实验时,使杠杆在
水平
水平
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便于直接读出力臂值
便于直接读出力臂值
;②若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因此实验前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
右
右
适当调节;③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A处有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一种方法即可),你的方法是:
在右端距支点3格处挂2个钩码
在右端距支点3格处挂2个钩码
;④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钩码的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
⑤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