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D.拉力F1和F 2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正确的是 . (2)若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 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秤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 .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103749[举报]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图c)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二
方案二
,理由是b图中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做相对运动,更容易控制拉动的速度,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
b图中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做相对运动,更容易控制拉动的速度,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砝码/个数 | 0 | 1 | 2 | 3 | 4 |
砝码对木块压力/N | 0 | 2.00 | 4.00 | 6.00 | 8.00 |
测力计读数/N | 1.50 | 2.00 | 2.50 | 2.90 | 3.50 |
压力N中漏掉了木块的重力.
压力N中漏掉了木块的重力.
.由图象可知,木块的重量为6
6
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5
0.25
.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实验时,使用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简图.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2)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c)方格坐标纸中选择恰当变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相应的图线.根据所作出的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砂的质量,有的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力F图线如图(d)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1.4
1.4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次 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
小车加速度a/m?s-2 | 1.72 | 1.48 | 1.25 | 1.00 | 0.75 | 0.50 | 0.30 | ||
小车质量m/kg | 0.29 | 0.33 | 0.40 | 0.50 | 0.71 | 1.00 | 1.67 | ||
质量倒数
|
3.45 | 3.03 | 2.50 | 2.00 | 1.41 | 1.00 | 0.60 |
加速度a跟质量成反比,图a-
,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1 |
m |
加速度a跟质量成反比,图a-
,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1 |
m |
(3)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砂的质量,有的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力F图线如图(d)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1(a)所示;B、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1(b)所示.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2)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3)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g的配重若干个.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g=10m/s2),并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给出的图2坐标纸上作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b
b
,原因是方案b中,弹簧示数不受木板速度的影响,读数稳定,容易操作
方案b中,弹簧示数不受木板速度的影响,读数稳定,容易操作
.(2)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木块重力G,弹簧称的读数F
木块重力G,弹簧称的读数F
.(3)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g的配重若干个.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g=10m/s2),并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配重(个数) | 0 | 1 | 2 | 3 | 4 |
弹簧秤读数(N) | 0.50 | 1.00 | 1.50 | 1.80 | 2.50 |
测木块重(N) | 2.00 |
0.25
0.25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
均为2.00N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图c)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并分析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
均为2.00N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二
方案二
,理由是图(b)中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做相对运动,更容易控制拉动的速度,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
图(b)中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做相对运动,更容易控制拉动的速度,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砝码/个数 | 0 | 1 | 2 | 3 | 4 |
砝码对木块压力/N | 0 | 2.00 | 4.00 | 6.00 | 8.00 |
测力计读数/N | 1.50 | 2.00 | 2.50 | 2.90 | 3.50 |
压力N中漏掉了木块的重力
压力N中漏掉了木块的重力
.求木块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5
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