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00测力计读数/N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078667[举报]
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和 。
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 | L0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刻度数值/cm | 1.70 | 3.40 | 5.10 | 8.60 | 10.3 | 12.1 |
②实验中,L3和L2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读出这两个测量值 和 。
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
d1=L4-L0=6.90 cm, d2=L5-L1=6.90 cm, d3=L6-L2=7.00 cm。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 = cm。
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 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ΔL。Δ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ΔL= ,代入数据解得ΔL= cm。
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 m/s2)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012?无锡二模)图1为用速度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长木板上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读出A、B两点的距离L;
②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的左端;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③接通电源,将小车自C点释放,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以及小车经过A、B时的速率vA、vB;
④由运动学公式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并将测得的拉力和加速度填入实验数据表;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③、④的操作,
实验数据表如下:
(1)由表中数据,在图2坐标纸上作出a-F实验图线(图中已画出的为理论图线):
(2)实验图线与理论图线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3)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A.要保持小车(含拉力传感器)的质量M不变
B.要保证小车(含拉力传感器)的质量M远大于所挂钩码的质量m
C.两速度传感器间的距离要适当大些
D.要保持拉线方向与木板平面平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在长木板上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读出A、B两点的距离L;
②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的左端;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③接通电源,将小车自C点释放,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以及小车经过A、B时的速率vA、vB;
④由运动学公式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并将测得的拉力和加速度填入实验数据表;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③、④的操作,
实验数据表如下:
次数 | F/N | a/(m?s-2) |
1 | 0.60 | 0.80 |
2 | 1.04 | 1.68 |
3 | 1.42 | 2.44 |
4 | 2.62 | 4.84 |
5 | 3.00 | 5.72 |
(2)实验图线与理论图线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未平衡摩擦力
未平衡摩擦力
.(3)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B
B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要保持小车(含拉力传感器)的质量M不变
B.要保证小车(含拉力传感器)的质量M远大于所挂钩码的质量m
C.两速度传感器间的距离要适当大些
D.要保持拉线方向与木板平面平行
(2013?海淀区一模)(1)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需要用秒表测出单摆振动n次所需要的时间.在某次实验中,当摆球通过最低点开始计时,同时计数为“0”,下次摆球回到最低点时计数为“1”,当计数到“100”时停止计时,此时秒表记录的时间如图1所示,由图可读出时间为
(2)某同学欲采用下列器材研究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直流电源(3V,内阻不计);
B.电流表(0~3A,内阻约0.03Ω);
C.电流表(0~0.6A,内阻约0.13Ω);
D.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E.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2A);
G.滑动变阻器(0~1000Ω,额定电流0.5A)
H.开关、导线等;
①为减小测量误差,电压表应选用
②该同学选择安培表外接,且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尽量大些.请在图2虚线框中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图.
③闭合开关,逐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在下表中记录与之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电压表的示数U.其中某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示.请把图3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填入表中的空格处.
④处理实验数据时,绘制了如图4示的I-U坐标图,请将表中空缺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补画在图3中,并在图3中绘制出小灯泡的I-U图线.
⑤某同学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图5示,请指出他电路接线中的错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01.3
101.3
s,可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2.03
2.03
s.(2)某同学欲采用下列器材研究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直流电源(3V,内阻不计);
B.电流表(0~3A,内阻约0.03Ω);
C.电流表(0~0.6A,内阻约0.13Ω);
D.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E.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2A);
G.滑动变阻器(0~1000Ω,额定电流0.5A)
H.开关、导线等;
①为减小测量误差,电压表应选用
D
D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F
F
.(选填代号)②该同学选择安培表外接,且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尽量大些.请在图2虚线框中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图.
③闭合开关,逐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在下表中记录与之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电压表的示数U.其中某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示.请把图3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填入表中的空格处.
I/A | 0 | 0.10 | 0.13 | 0.16 | 0.18 | 0.19 | 0.20 | 0.19 | 0.23 | 0.25 | 0.27 | 0.28 | 0.29 | 0.30 | |
U/V | 0 | 0.10 | 0.2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40 | 1.80 | 2.00 | 2.20 | 2.40 | 2.50 |
⑤某同学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图5示,请指出他电路接线中的错误:
测量电路两端都接在变阻器的滑动端,安培表用了内接、滑动变阻器接入点错误.
测量电路两端都接在变阻器的滑动端,安培表用了内接、滑动变阻器接入点错误.
.(1)图1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1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②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实际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2)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
①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图2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砝码质量M与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
②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
③该弹簧劲度系数k=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1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0.70
0.70
;C点对应的速度是0.100
0.100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②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实际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
砝码质量M(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弹簧总长L(cm) | 6.00 | 7.15 | 8.34 | 9.48 | 10.64 | 11.79 |
②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
图线的物理意义是表明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大小成正比.
图线的物理意义是表明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大小成正比.
③该弹簧劲度系数k=
25.9
25.9
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Ⅰ)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 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 mm.
(Ⅱ)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在没有拉力作用时能做 运动;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B2-v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 ,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由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
(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Ⅱ)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在没有拉力作用时能做
(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B2-v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
次数 | F(N) | vB2-vA2(m2/s2) | a(m/s2) |
1 | 0.60 | 0.77 | 0.80 |
2 | 1.04 | 1.61 | 1.68 |
3 | 1.42 | 2.34 | ▲ |
4 | 2.62 | 4.65 | 4.84 |
5 | 3.00 | 5.49 | 5.72 |
(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