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0年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19)2009年9月19日,“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下列事物的出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联全国各省市的粮票、油票、布票 ②浙江某人民公社缝纫厂
③“籼型杂交水稻” ④凤阳县农民分田到户的契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答案]A
[解析]①是从一五计划开始,②最早出现于1958年,③是在1973年,④是在1978年。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2010年金华十校高考模拟16)右表是《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
|
主题词摘要,其中“八五”处应该填写
( )
A.走向改革开放
B.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C.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D.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材料中的主题应该是当时的时代强音,“十一五”在邓小平南巡之后,解放人们的思想,使改革开放更进一步,风起云涌。故选B项。
必修二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温州市2010年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l7)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1957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
粮食产量 |
棉花产量 |
油料产量 |
糖料产量 |
1957 |
19505 |
164.0 |
419.6 |
1189.3 |
1958 |
20000 |
196.9 |
477.0 |
1563.1 |
1959 |
17000 |
170.9 |
410.4 |
1214.7 |
1960 |
14350 |
106.3 |
194.1 |
985.5 |
1961 |
14750 |
80.0 |
181.4 |
506.5 |
A.1957年到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
B.“文革”的“左”倾错误波及到农业生产领域
C.1958年到l960年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政策后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所给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可用排除法解答。A项错在“产量持续下降”;B项中文革开始于1966年;D项中“八字方针”提出于1960年冬。
1.(温州市2010年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l5)某生分析下表3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表3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
商办 |
官办或官商合办 |
外商企业 |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
1872-1894年 |
53 |
4697 |
19 |
16196 |
103 |
28000 |
1895-1913年 |
463 |
90801 |
86 |
28469 |
136 |
103153 |
A.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B.一战前官办资本在近代工业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C.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发展迅速
D.甲午战争后外商企业严重压迫民族资本发展
[答案]D
[解析]从1895年前商办厂数、资本偏少可以看出相对弱小;从资本增长的比例可以看出其官办的比例在所有企业中最小;从1895年后的商办厂数、资本迅速增加可以看出其发展迅速;D项无法从材料中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