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棰樹竴棰樻壘绛旀瑙f瀽澶參浜�
涓嬭浇浣滀笟绮剧伒鐩存帴鏌ョ湅鏁翠功绛旀瑙f瀽
绔嬪嵆涓嬭浇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都为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一定要正确认识民族关系。据此回答13-19题。

 13?公元12世纪中期,除吐蕃和大理外,我国境内的并立政权是()

 A.辽、北宋、西夏

 B.辽、北宋、西夏、金

 C.南宋、金、西夏

 D.南宋、辽、金

 14?赵翼认为:“是宋之为国,始终为议和而存,不议和而亡。盖其兵力本弱,而所值辽、金、元三朝皆当勃兴之运,天下所兴,固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他否认了()

 ①宋朝政治腐败,皇帝苟且偷安

 ②军民抗金才使南宋偏安一隅

 ③宋朝投降派排挤、迫害主战派而占上风

 ④宋朝军队曾取得澶州和郾城等大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D.②④

 15?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作战的结果,不是“不败而败”,就是“战无不败”,其原因是()

 A.两宋的兵力不如对方

 B.两宋的经济实力不如对方

 C.两宋作战战术运用不当

 D.两宋统治集团内部妥协、投降派当道

 16?“生女直(真)旧无铁”,他们用马匹、人参等与邻近各族换来铁,主要用于制造()

 A、钱币B.兵器

 C.生产工具D.生活用具

 17?关于辽宋夏金时期历史特点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B.北宋实现全国统一

 C.封建生产关系向边疆地区扩展

 D.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18?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使辽的统治趋向腐朽

 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D.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19?契丹“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契丹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B.巩固了契丹政权

 C.完成契丹族的封建化

 D.有利于辽宋交流

 20?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这是因为()

 A.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B.两宋政治腐朽黑暗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民族大融合趋势加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但由于用人不当,遭到反对,新法不久被废除。据此回答4-5题。

 4?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5?王安石设想其变法应是在不增加人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民不赋而国有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政府向农民贷款获得利息

 ②向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钱财

 ③引种占城稻以增加粮食产量

 ④清查为逃避赋税而隐瞒的土地

 A.①③B.①②④

 C.②④D.②③

 6?北宋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

 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7?林升在《题临安邸》诗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旨在赞美杭州迷人的风景

 B.揭露南宋统治者腐朽的生活

 C.斥责南宋统治者不顾国家危亡

 D.说明南宋衰亡不可避免

 8?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但北宋兵额数却逐渐增加;建国初22万人,真宗时91.2万人,仁宗时125万人。这说明()

 A?边患日趋严重B?立国政策改变

 C?军人地位上升D?藩镇拥兵自重

29.(14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请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

   修身:(   )      齐家:(    )

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供养、赡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2)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4分)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2分)
主要原因(2分)
洋务思潮
“中体西用”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中后期,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翻译、出版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岳麓版必修III《文化发展历程》

(3)试概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所产生的重大影响。(3分)

(4)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播文化为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3分)

 0  330798  330806  330812  330816  330822  330824  330828  330834  330836  330842  330848  330852  330854  330858  330864  330866  330872  330876  330878  330882  330884  330888  330890  330892  330893  330894  330896  330897  330898  330900  330902  330906  330908  330912  330914  330918  330924  330926  330932  330936  330938  330942  330948  330954  330956  330962  330966  330968  330974  330978  330984  330992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