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俄国:农奴制废除后,贵族地主大土地私有、小农经济占主体,仍是落后的农业国。十月革命后,没收大地产,实行余粮征集制。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1927年起开展农业集体化。农业落后,农民积极性受损害。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等。
[提示]本专题联系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分析如下:
⑴欧洲列强在早期的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着损害农民利益的行动,如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等,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对今天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⑵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解决农民问题的不同方式,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革命措施,使得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市场狭小,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⑶前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政策,一度有利于经济发展,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却出现了对农民剥夺过多的问题,使农业长期得不到发展。
创新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