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权和中央权力集中加强,丞相和地方权力分散削弱:

(1)皇权和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秦汉:秦始皇规定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大尉,地方设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汉朝沿用秦朝职官制度。

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唐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

明朝:明朝时中央废丞相、设六部和内阁,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成立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

清朝:初期沿用明朝时中央设六部和内阁制度,并保留了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里;雍正帝设军机处后,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制度被废除。

(2)丞相和地方势力逐渐削弱:

秦朝:秦始皇时期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

汉初: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惩治地方郡国豪富;建立举荐人才制度;取消地方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改由中央专卖和发行;

隋朝:把原来的把原来的州、郡、县三级,减为两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创立科举制选拔人才。

唐朝:唐太宗合并州县;

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导致“安史之乱”;

明朝: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并直接隶属中央;成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督。

明成祖实行削藩政策。

清朝:地方的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六)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清朝初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确立了达赖和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2)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3)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并派军驻扎新疆各地。

(4)乾隆帝妥善安置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人。[其首领渥巴锡成为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

2、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政治上: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标志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军机处设立后,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中央和地方军政首脑,完全听令于皇帝,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最终被撤消。

(2)思想文化:为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制造了大批“文字狱”。

[危害:它迫使许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不敢过问政治,从而摧残人们的聪明才智,禁锢人们的思想,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典型试题:清朝前期,边疆地区出现了哪几种威胁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政治势力?为了巩固统一,清政府进行了哪些斗争?试分析统一多民族国家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原因。

答:(1)政治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新疆回族贵族叛乱);外来侵略势力(沙俄侵略);地方割据势力(郑成功后代割据台湾)。

  (2)斗争: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挫败沙俄的侵略;1883年进军台湾,1884年设置台湾府。

  (3)原因:清朝初期,经济恢复,国力强盛(康乾盛世);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政府力量强大;康熙、乾隆的正确决策;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0  327669  327677  327683  327687  327693  327695  327699  327705  327707  327713  327719  327723  327725  327729  327735  327737  327743  327747  327749  327753  327755  327759  327761  327763  327764  327765  327767  327768  327769  327771  327773  327777  327779  327783  327785  327789  327795  327797  327803  327807  327809  327813  327819  327825  327827  327833  327837  327839  327845  327849  327855  327863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