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B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是( )
A、260mm B、420mm C、680mm D、890mm
2、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
A、- 4℃ B、5℃ C、 8℃ D、16℃
读下图,回答1-3问题。
1、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
A、长江 B、淮河 C、黄河 D、海河
12.图10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11为该局部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比较图11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8分)
⑵图11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6分)
⑶图10中145°E东侧的中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8分)
⑷俄罗斯准备在图11中的岛屿的某处修建军港,请选择图中字母标注的四地中最适合的地点并说明原因?(8分)
11.读下图,某纬线上点A,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B是A点某日某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纬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若θ角的度数为30°,则A点所处的国家和此时的地方时组合,正确的为
A.美国 8时 B.中国 18时 C.巴西 16时 D.新西兰 6时
10.目前长三角的民营企业,总体上与下图中哪一类较为一致。
9.“民工荒”的出现,带来对社会的多种影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民工荒将倒闭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脚步
B.民工荒将使东部企业大面积倒闭,进入经济萧条阶段
C.民工荒将使东西部的经济差异越来越小
D.民工荒将使我国结束严格的生育政策,考虑在局部地区实施宽松的生育政策
8.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
B.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
C.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
D.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
2011年伊始,民工荒再次来临。《第一财经日报》春节期间调查发现,几年前就已引起关注的“民工荒”现象,在今年表现得尤其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民工的激烈竞争。根据资料和相关知识回答9-10题。
7.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
A.公元100-300年 B.公元600-1100年
C.公元1100-1300年 D.公元1300-18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