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读图6 (水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
B C
(2)图中参与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的有 (填上你认为所有正确的字母)。我国黄河径流所属水循环类型是 。
(3)把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联接起来的水循环环节是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 。
(4)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 环节施加影响。
(5)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是 (填字母)。
26. 读图4(锋面天气系统图),请回答:
|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 ,冷锋降雨是在 (选填“锋前”或“锋后”)处。
(2)A、B两图中,表示暖气团的小写字母是 。
(3)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 (A或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4)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 。
24. 读图2(二分二至图),请回答:
|
(1)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 日,图中表示这一天的是 。
(2)当地球运行到图中丁处时,正午太阳高度自 向两极递减。
(3)当地球运行到图中甲乙段时,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 。
(4)图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一处是 。
2.读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注A、C、E、G四个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
(2)常年在C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C气压带和D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夏季向_______移动,冬季向________移动。
3 右图是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2000年,四国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 。
(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四国中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
(3)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 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4)印度和中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起步较早的国家是 ,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
4 2009年10月16-28日山东省成功主办了第十一届全运会。读图10及材料回答下列题。
表2 2007年山东省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
指标名称 |
指标值 |
在全国位次 |
地区生产总值 |
25887.67亿元 |
2 |
原煤产量 |
14736.52万吨 |
5 |
原油产量 |
2793.05万吨 |
2 |
发电量 |
3692.36亿千瓦时 |
1 |
人口 |
9309万人 |
2 |
公路密度 |
130.77公里/百平方公里 |
3 |
高速公路 |
4000公里 |
4 |
全运会全面展示了山东省的经济实力。近年来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二。
(1)概括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全运会在山东省设立了十六个分赛场,体现了其城市的快速、均衡发展。
(2)读图11,说出山东省城市化推进的不同方式。
气象专家指出,在全运会期间有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风险。
(3)说出这两种气象灾害对赛场城市可能带来的危害,并任选一种分析其成因。
全运会带来的人流拉动山东旅游收入增长5%以上,泰山迎来国庆后的又一个旅游高峰。
(4)指出泰山在我国旅游资源中的独特地位,并说明泰山形成的内外力作用。
在全运会期间,一批“山东制造”闪耀在赛场内外。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产业,建设制造业基地的道路标志着山东企业走向更高的舞台。
(5)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对山东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北京市育园中学高三抽样测试答案
一 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B |
D |
C |
A |
C |
C |
A |
C |
B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D |
C |
B |
B |
B |
A |
B |
D |
D |
A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C |
D |
C |
B |
D |
D |
A |
A |
B |
C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A |
C |
A |
B |
C |
C |
A |
A |
C |
A |
二 综合题
1(14分)
(1) 夏至 23°26´N
(2)A B
(3)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南半球
(4)C
2(11分)
(1)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南
3 (14分)
(1)德国;日本
(2)日本;日本
(3)A
(4)中国;中国
5(21分)